108
99
86
81
99
103
93
(1931=100)
100
95
89
82
81
84
124
126
140
132
*15 省 36 县 37 地区
资料来源:(1)和(2):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1913 年—1952 年南开
指数资料汇编》,第 12—13 页;《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第 135
页;卜凯:《中国土地利用:中国 22 省,168 地区,16786 田场及 38256 农
家之研究(1929—1933)》,第 149—150 页。
(3)卜凯:《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第 168—169 页;《农情报告》,
7.4(1939 年 4 月),第 47 页,见李文治和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
料》,3,第 708—710 页。
(4)卜凯:《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第 151 页。
(5)卜凯:《中国土地利用,统计资料》,第 167 页。
的倾向,但在南方的水稻产区则更紧地跟上物价,表明华南对劳动力有更大
的需求和有相对多的非农业就业机会。什么地方物价走在工资的前面,农民
雇用劳动力就明显地更为有利,因为他从他的作物得到了较高的价格。在这
20 年中,地价和田赋增加得最少。看来田赋的实际负担同它的货币负担相
反,在这普遍涨价的几十年中下降了。
不过,从 1931 年直到 1935 年复苏开始,并继续进入 1936 年,中国农民
经受了一次收入的急剧下降和贸易条件的明显逆转。产生这些后果,一方面
是由于世界性萧条引起的出口市场收缩(由于银价在 1931 年以前继续下跌,
萧条的影响在中国推迟了),一方面是由于从 1931 年起银的黄金价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