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家有关培训发展方面的政策变化。
2、内部培训信息
(1)企业目标、战略与发展计划;
(2)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3)培训资源;
(4)培训实施全程记录;
(5)培训评估信息;
(6)各部门工作目标与计划;
(7)各部门培训计划;
(8)管理制度的变化;
(9)培训心得;
(10)个人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
当企业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培训才能解决或者才能更好地解决时,培训需求就产生了。可以用公式表示:培训需求=要求具备的素质-已经具备的素质。针对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取得培训效益和效果。
1、需求源
需求源就是产生培训需求的因素,包括常规性因素和事件性因素。
(1)常规性因素:企业发展目标和战略、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发展环境、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绩效考评结果、员工行为评估结果、企业资源状况等;
(2)事件性因素:引入新项目、新员工加入、职位调整、顾客抱怨、发生生产事故、产品质量下降、销售下滑、成本升高、员工工作绩效下降、某些事件导致士气低落等。
2、培训需求的管理
(1)需求信息收集:利用问卷调查、面谈、观察、资料收集、工作任务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分别从企业、职位、个人的角度,全面地收集培训需求信息;
(2)需求信息分析:辨别真正的需求与假象的需求、普遍需求与个别需求、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并明确培训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时间、地点、费用等;
(3)需求信息确认:一般是通过召开有学员代表、部门经理、培训工作者、培训顾问参加的会议,对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并进行会签;
(4)培训需求较正:一般是在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对由于需求变动而产生的偏差进行纠正,对新产生的需求进行补充,对已经实现的需求进行淘汰,以保证培训需求的动态有效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包括了整体培训计划、培训管理计划和培训实施计划三个层次。确定计划的常用方法是会议讨论、部门经理沟通和领导决策。
(1)整体培训计划:计划时间一般为1~3年,根据从培训信息系统得到的信息,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和预测,明确企业的培训目标、战略、资源和策略,对培训工作起着全局性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2)培训管理计划:计划时间一般1~3年,对整体培训计划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培训目标的细化、培训战术层面的规定、培训工作规范、费用预算等,对制定实施计划起着指导作用;
(3)培训实施计划:一般为1~3个月,需要明确培训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对象、培训形式、课程编排、讲师或顾问、工作分工和标准、具体日程、资源使用、培训支援的落实和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项目中收集数据,并将其与培训目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培训项目的优势、价值和质量的过程。在培训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学员和培训本身两方面的全程评估,构成了培训评估系统。
1、评估的层次(由低到高)
(1)观察学员的反应;
(2)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
(3)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绩效;
(4)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