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苏秦的话什么意思 > 第28部分(第2页)

第28部分(第2页)

这次会见一结束,韩珉可能就跑去愤怒地质问苏秦,为什么给齐王出那样的主意?

苏秦当然不会跟韩珉实话实说,自己就是要称帝作废,齐、秦重新对立。他后来对齐湣王批评韩珉“不知变事”,干工作不懂得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大概在面对韩珉的责问时,他也是用这种话搪塞的。他可能还会辩解说,当初只是答应让燕国听从齐国,可没许诺在称帝的事上两人也要步调一致。

韩珉哪会再受糊弄,不为了称帝的事,他何必跟你苏秦浪费时间。

可是他已经无能为力,只希望齐湣王最终还是能信守约定称帝。

有苏秦的存在,这希望注定是奢望。

华章南门会见之后,齐湣王很快又召见了苏秦。

在这场博弈中已经初步得手的苏秦,决意乘势继续出招,彻底打消齐湣王称帝的念头。

见面后他先问齐湣王:“齐、秦立为两帝,王以为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这确实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齐国和秦国都称帝,在诸侯心中,它们哪一个的份量更重?

齐湣王可能想了想之后,才不无沮丧地回答道:“尊秦。”

齐国虽然强盛已极,也时常四处征伐用兵,但它毕竟有深厚的文化和宽宏的气度,所以总让人觉得,这头雄狮尽管威猛,可它更多的时间还是用来享受自己慵懒舒适的生活,对猎取别人的东西并不那么贪心。属于新富阶层的秦国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它就像一条精力超级过剩,又怎么都喂不饱的恶狼,时刻都紧盯着别人,一有机会便要从他们身上撕扯下一块块血淋淋的肉来,直到最后把整个人吞噬干净。对这样一个令人恐怖的国家,诸侯自然会比对齐国要更加小心的与之打交道,这就是所谓的“尊”。

看着齐湣王怅然的样子,苏秦又问道:“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

如若齐王放弃称帝,人们是喜欢齐国,还是喜欢秦国?

这问题太简单,齐湣王想必是脱口而出:“爱齐而憎秦。”

他应该已经明白苏秦的意图,于是主动向苏秦发问道:“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也?”

进攻赵国和入侵宋国,哪个更合算?'5'

苏秦这时至少会在心里微笑,自己和燕昭王的目的就要达到了。

'1'《史记·秦纪》

'2''3''4'《战国纵横家书》

'5'《战国策·齐策四》

第十七章。人欲权谋

一。一个人对利弊的衡量,全看他更重视什么。

苏秦摆出一副专家的架势,对齐湣王分析道:“夫约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

称帝的结果是秦国更受重视,放弃称帝却能得到天下拥戴,这样一比较,齐、秦两国立帝伐赵明显不如齐国一家攻宋划算。

话说到此处,苏秦已不必再隐讳什么,明白地声明“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

为了得天下人心,您就别称帝了。

那该怎么向秦国解释?苏秦根本不觉得有这个必要,违约就是违约,任何外交辞令都不管用。只要“勿使争重”,想办法别让它跟齐国争霸主的位子,齐湣王就可“以其间举宋”,找时机灭了宋国。

苏秦此时显然已经有了牵制秦国,使它不能阻止齐国进犯宋国的初步想法,这也才有日后的五国攻秦。

攻打宋国的好处究竟有多大,苏秦接着又开始给齐湣王一一算起了明细帐,“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

淮北是宋的国土,地理位置应该是与楚的东国接壤。齐军只要占据宋国,不光能威胁小小的卫国的边界地区,连楚东国也将笼罩在它的阴影下。

这种景象一旦变成现实,再加上齐国周边已经控制的其他战略要地,除了秦国与韩国外,当时的主要诸侯都将生活在齐国的威慑中。那时“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抬出商汤和周武王来,是要表明不称帝反而能得到跟古代有为君主一样的至尊地位'1'。

这些话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却故意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有那么多国家受齐的威胁,它们难道不可以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强权?到时候形单影只的齐国还有什么“汤、武之举”。

苏秦的忽略,是为了让齐国将来死得很难看。齐湣王听完苏秦的方略后,也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就只能说是才智不够了。

不幸的是,平庸的人最容易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齐湣王便是例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