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苏秦是什么 > 第34部分(第3页)

第34部分(第3页)

说完这四条几乎没有真话的魏国的恶行,齐湣王还在继续控诉:“寡人又闻梁(魏)入两使阴成于秦。”

我还只是考虑,魏国已经偷偷派人去串通秦国啦。

魏国投靠秦国,韩国必然跟从,“寡人恐梁(魏)氏之弃与国而独取秦也,是以有讲虑”。

我是怕魏国单独讨好秦国对大家不利,才也想跟秦国谈判。

政治家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人人皆知的谎言说得圆满,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声讨了魏国,齐湣王又来抚慰奉阳君,既然老头子对齐、秦和解这么不高兴,他可以“请从”,愿意放弃这个想法。

面对倔强的奉阳君,齐湣王不得不表示让步了。

他又继续给自己辩护道:“攻秦,寡人之上计,讲,最寡人之太下也。”

对我来说,攻秦是上策,与秦讲和实属下下策。

知道是下策还要做,全是被魏国闹的。它制造的谣言搞得天下人心惶惶,都以为齐国要召回韩珉,重新联秦。齐湣王郑重向奉阳君保证:“寡人无之。”没有这回事。如果他“有返珉之虑”,想再用韩珉,“必先与君谋之”,一定先跟奉阳君商量。

这时魏国方面有一个叫韦非的使者来到了齐国,他是魏昭王直接派出的代表。齐湣王告诉奉阳君,自己已跟韦非约好:“若与楚遇,将与韩梁(魏)四遇,以约攻秦。”

如齐王与楚王会面,也必与魏王和韩王同时见面,四国一起共商攻秦大计。

即便“楚不遇”,齐国也“将与梁王复遇于围地”,在一个叫围的地方会谈,“纠秦等”,招来苏秦等人,“遂盟攻秦”,依旧要结盟攻秦。

齐湣王又说:“韦非以梁王之令,欲以平陵蛇薛,以陶封君。”

把平陵和陶地封给薛公与奉阳君本是齐湣王的意思,魏昭王半路插进来,替他们朝齐国索要,分明是既拉拢薛公,又向奉阳君买好。

平陵能被齐王封给薛公,表明它的位置可能处在魏宋边界一带。魏军此刻正继续在那里的入侵,平陵的四郊或许就这样被占领,只剩孤城一座,所以齐湣王才对奉阳君说:“平陵唯城而已,其鄙尽入梁氏矣。”

这里的“鄙”就是郊区。城市的外围已失,城市本身的失守不过是早晚的事,把平陵赠与薛公,对湣王来说无非是顺水人情,“寡人许之已”。

这话也是在暗示奉阳君,我能对政敌薛公守信,对你自然更错不了。

奉阳君当然听得明白,神情“甚悦”,对苏秦说道:“王又使周湿、长驷重命兑,兑也敬受命。”

明明是苏秦转达的齐王说辞让他开心,却归功到周湿等的头上,这样讲似乎是在告诉苏秦,我不是因为你回心转意的。'7'

这个老家伙!

'1''2''3''4''5''6''7'《战国纵横家书》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一章。旦夕安危

一。政客的立场经常前后矛盾地转换。

尽管讨厌苏秦,可奉阳君两句重要的话却也只能说给他听,而不是分量不足的周湿和长驷。

这两句话是:“与国不先反而天下有攻之者,虽知不利,必据之。与国有先反者,虽知不利,必怨之。”

“与国”即盟国,奉阳君指的显然是齐国。只要齐国不先违背盟约,如果它受到侵犯,哪怕形势不利,赵国也一定支持齐国。反过来若齐国背叛了约定,形势再不利,赵国也不会善罢甘休。

这是一个警告。齐湣王虽然话说得漂亮,可老江湖奉阳君哪里会轻易就完全相信他。

苏秦也不相信齐湣王会从此一心一意跟赵国共事,所以自然乐得把奉阳君的警告转给齐湣王,好彻底打消他联秦的念头,坚定他攻宋的决心。

在这同时,苏秦也依然忘不了帮燕国说好话。在给齐湣王的报告里,介绍完和奉阳君的会谈情况后,他对局势作了这样的评估:“今齐、赵、燕循相善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