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读走进孩子的世界有感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对于很多年轻父母来说,忙碌的工作和子女的教育常常使他们分身乏术,渴求知识的潘睿更是成了妈妈的小尾巴,一遇到不懂的字就跑来问,“因此我就开始教她查字典,我说有了这个老师你就不用再烦妈妈了,她非常高兴,开始学汉语拼音,学查字典。”聪明的妈妈请到了字典这样一位好老师。

潘睿三岁就学会了查字典,从此读书的势头越发不可收拾。“她从小就特别喜欢书,我们周末的时候带她去逛街,书店是经常去的地方,她逛书店从来不烦,能在里边呆很长时间,然后买一堆书回来。其实逛街的时候我们也给她买很多好吃的,但她回家之后从来不奔好吃的,肯定先奔书。她看书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恨不得把这些书一下子都看完。”即使是在周末,父母也没法睡早觉,因为潘睿要早起看书,他们要为女儿准备早餐。但是只要吃饱了,潘睿就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书,再不用人操心。

在一般人家,父母催促孩子学习的事时有耳闻,而在潘家,经常可以听到的却是父母怜爱的劝慰:“潘睿,看得差不多了,该玩一会儿了!”母亲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潘睿小时候,她爸爸和我在家经常看书,孩子觉得爸爸妈妈都看书,她也应该看书,那种环境非常好。孩子只要从小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长大就不费劲了。”

书籍是无言的老师,为蒙昧的孩童开启成长的大门,让年轻的父母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现,身边这个小鬼居然懂得那么多。在潘睿不到四岁的时候,妈妈被提升为副厂长,很多人登门造访,“孩子就跟我说:‘妈妈,我觉得那些以前跟你关系不太亲密,现在总是围在你身边的人一定是奸臣’,我当时就特别奇怪,问她听谁说的,她说:‘《上下五千年》上就这么介绍的,凡是这种人都是奸臣’。”虽然孩子说的不一定对,但是能看得出,是书籍在指导她思考生活。

还有一次,潘睿蜷缩在床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说‘你到底怎么了,跟妈妈说呀’,她说‘我……我长大要当世界总统,我……我要制裁小日本’。”母亲这才知道,孩子是看了书上写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承受不了了。

但是父母毕竟是孩子成长的旁观者,为了探究问题的实质,我们找到了回国休假的潘睿,她回忆起了儿时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三本书:《答学前儿童问》、《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小时候有一套书叫《答学前儿童问》,是我父母给买的,这套书培养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比如为什么下水道的井盖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或者为什么同样的周长,圆的比方的面积大。我最喜欢的还有《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我觉得一个人只能体验自己的一生,而看书能懂得更多人的人生,对自己有借鉴意义。同时,可以看到他们在一些情况下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我对历史和对理科的兴趣,就是那个时候培养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家庭教育考验父母的智慧(2)

学龄前是教育的黄金期

潘睿的母亲是一名药学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那时候做制药生意要比要现在赚钱容易得多,但是年轻的母亲放弃了早期很多赚钱的好机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培养孩子。母亲非常看重孩子学龄前阶段的教育,她说:“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学龄前阶段,家长要是多花一点精力,长大以后就省心了,不然大了以后,就是付出几倍的努力也得不到同样的效果。”

家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的“儿童成长记录影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历史时刻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出生后六个月首次坐,九个月首次立,十个月会看图识字,两岁半识字一千多,能独立看小画册,三周岁起能独立看故事书,会二十以内加减法……。虽然“影集”中记录的是孩子的成长,但在它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了父母育儿的精心。

正是出于对学龄前阶段的重视,父母此时对孩子投注了更多的心血。在潘睿两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父母工作都很忙,母亲就把女儿送到奶奶家呆了一个多月。“但是后来发现不行,我就给带回来了,因为隔辈人实在是太溺爱孩子了,这孩子以前在家里,要是没有满足她的要求给她讲清道理就行,从奶奶家回来就变了,要是有什么不能满足她,马上就坐在地上撒欢,而且还学会了当地的方言,不怎么说普通话了,我们用了两三个月才把这些毛病扳过来。”

除了对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父母对潘睿的学习环境也很重视。

据母亲回忆,“潘睿刚上幼儿园那会儿,看到老师讲课用那么厚一本书,就跟老师说,‘老师,你的书借我看看行不?’老师问她,‘你认字么?’她点点头,老师拿来书说,‘你给我念一段。’结果她都认识,老师高兴坏了,就带着她到幼儿园各个班去给人家讲故事。”就这样,潘睿成了幼儿园的宝贝,深得老师的宠爱,“吃饭的时候,她喜欢吃什么老师就给她多盛什么,买了新玩具她先玩,买了新书她先看,中午别的小朋友都睡觉,而她不爱睡的时候老师就带她出去玩。”

但是,老师的宠爱反而让父母感到焦虑,“我们感觉她特别有优越感,可老师对孩子那么好我们还没法说,只好转到另一家幼儿园。到那里,我们跟老师讲清楚了为什么转园,这样老师心里就有数了。”换了新环境的潘睿回家跟母亲说:“新的幼儿园比原来的正规,老师说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一样,谁也不能特殊。”通过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潘睿认识到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大家是平等的。由此我们想起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潘睿虽然没有经历三迁,但这其中也可见父母的良苦用心。

母亲还回忆起她唯一一次痛打女儿的经历,那是过早识字给潘睿带来的皮肉之苦,母亲的言语中带着些许疼惜:“那段时间我们刚搬进新楼,当时潘睿四岁。有一次我带她上楼,前面一个阿姨拎着两瓶汽水,她就在后边念,‘香蕉汽水,菠萝汽水。’人家一看这孩子挺好玩,就要给她,她实际上是想要,我说不要,可是走到楼上一看是住对门,人家就非要送两瓶汽水过来,我说,‘不行,不行,我们家冰箱里有。’她当时就说,‘妈,咱家冰箱里没有。’没办法了,我就跟人家讲,‘我们从来不给孩子喝碳酸饮料,怕对她胃不好。”实际上我们也确实不给她喝那些东西。把人家劝走之后我真是恼羞成怒,就打了她几个屁板,把她爸眼泪都给打出来了。但是我们俩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致的,比如那次我打孩子,肯定是我不对,但他会在背后说我,当着孩子的面他也不拦我。你千万别以为小孩不懂事,她心里什么都知道,那次我打她都打出手指印来了,她也掉眼泪,但就是不哇哇大哭,因为她知道自己有错。”

正如母亲所说,“孩子小时候养成的毛病家长要是一忽略了,以后顺延下去,就很难改了。”所以,才有了对四岁孩子的那次痛打,虽然当时那几巴掌打出了家里人那么多眼泪,但那也许是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必须付出的代价,母亲觉得值了。但那以后,潘睿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父母也再没有打过孩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家庭教育考验父母的智慧(3)

说学龄前是一个重要时期,还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像海绵一样汲取她初到人世所未知的一切。母亲回忆说:“学龄前的孩子潜力实在是太大了,有的时候特别长的故事你让她讲她都能讲。我们单位同事都知道她能背诗,就跟她对诗,谁也对不过她,后来一个老所长实在对不过她,就来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这是毛主席诗词——这下才把她难住了。考生字也很难考住她,同事就故意考她药典里的字,药典里有些字特别偏僻,用这个才能考住她。”

家长对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母亲说,有一件事让她一辈子想起来都觉得愧对孩子。

在潘睿还不到四周岁的时候,父亲单位让他们一家三口报名参加“独生子女家庭知识竞赛”,同事们说:“你女儿虽然小,但是很聪明,就让她去吧。”比赛规则是每名参赛者准备100道题,不管家长还是孩子。结果刚刚拿到题目,母亲就要去党校学习了,但是,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她还是帮女儿筛选出了70道比较简单的题目,告诉女儿说:“你背这70道题就行了。”孩子眨巴着眼睛问:“那要是考那30道呢?”母亲拍着胸脯说:“另外30道题比较难,就由妈妈帮你背。”

结果这一去,时间就不够用了,等到母亲回来已经没有时间背题了,只匆匆准备了一下就去参加竞赛。第一轮他们很顺利地通过了,但是到了第二轮,考到潘睿一个必答题,正好是那30道题里面的题目,是关于城市森林覆盖面积的数字型题目,潘睿眼巴巴地看着妈妈,没有办法,母亲只能告诉主持人说:“这道题我们没有背,就先过去吧。”她永远忘不了女儿那求助的目光,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对不住女儿。

那次比赛他们得了二等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