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两汉历史事件 > 第68部分(第3页)

第68部分(第3页)

也就在诸将撂胳膊之时,刘揭高举印绶,送到了周勃的案前。

北营军权,顺利过渡到周勃的手上。至此,吕家的胜算已几乎化为乌有。

陈平和周勃的举动我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纳闷,吕产现在在干什么?北军发生这么大的事,他吕产竟然纹丝不动?

事实上,他是一无所知。只能说,陈平和周勃出手太快,从得到曹窋的消息,到掌管北军,也就那一两个小时。这办事效率,是吕家兄弟不曾料到的。说实话,周勃这次夺军,真是太顺利了,顺利的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在这两个小时内,吕产在干什么?

说白了,他什么也没干。

吕产这辈子就是吃了犹豫的亏,每件事干得都是磨磨唧唧。贾寿建言后,吕产认为有道理,但他依然拿不定注意。他记得姑母吕雉驾崩前,曾嘱咐他绝不可离军。

而现在贾寿建议他进宫。宫里面虽然安插有自己人,但毕竟不是太牢靠。到底该不该迈出这一步,让他举棋不定。

他的这种办事效率,注定了吕家的败亡。吕家兄弟也仅能闹腾到此了。

如果吕产一直拖在南军,牢牢掌控这支军队,似乎他还有一线机会,虽然赢面并不大。

但他最终做出了决定:进宫。

这个决定本身并没错,但时间错了,简单点说,他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他频繁的漏洞百出的决定,把自己一步步逼上了绝路。

第十二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

就在坐等灌婴、刘泽开战的期间,吕家兄弟干了自认为很到位,但实践证明却是很扯淡的一件事:罢免审食其左丞相之职。

这是包括审食其在内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按理说审食其是吕雉的嫡系,应该和老吕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不曾想到的是,吕家兄弟会先在这个人身上动手,着实令人费解。

史料只给出了这么个结果,并没加以详解,这为审食其的遭遇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我也为这件事迷茫很久,当纵览过审食其的经历后,我渐渐理解了这件事。

当然,我下边写的几段是自己揣摩的东西,并非史料记载,大家可以批判的吸收。

我一直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如果我们综合审食其过去的角色定位和将来的命运走向进行分析的话,他有这么个遭遇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说是合情合理的。

审食其和吕雉的关系微妙,自然有点张扬,在吕泽、吕释之面前也许会收敛些,可并不会把吕产、吕禄这些小辈们放在眼里,对他们也不会太客气。如此一来,吕家兄弟对他很不感冒。

况且,吕雉在世时,很多政令均由审食其定夺。吕雉一死,吕家兄弟纷纷登台,掌控朝政。而审食其这么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和在朝廷中影响力,一时半会改不过来,在有些事上会胡乱拍板,甚至在吕家人面前也要指手画脚,这让吕产、吕禄很不忿,对他意见很大。

更重要的是,审食其掌控宫中侍卫,出出进进都要经他点头,这更让吕家兄弟大为光火。这种局面,注定了审食其的结局。

如果审食其只是因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而影响了他和吕家之间的关系的话,其被罢相多少还有些无辜。

但事实上,他在内心深处已对自己的站位问题开始了摇摆。

审食其和陆贾的关系很密切,并且他身边还有个叫朱建的人。陆贾和朱建在前边都做过介绍。

陆贾能侃,擅长拉皮条,更为陈平笼络群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审食其几乎被他拉下水。虽然审食其和陈平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好,但并没有以往那么紧张。

朱建善谋,擅长定方略,审食其这些年来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鱼得水,不仅靠吕雉的照顾,更要感谢朱建在其背后的出谋划策。

可巧的是,陆贾和朱建都支持老刘家,反对老吕家。这俩个人的言论基调,影响着审食其。

审食其开始彷徨了。这对吕家人很不利。

更夸张的是,不仅吕家人想拿掉他,陈平、周勃等人也急着换了他。原因也很简单,审食其毕竟和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如何,这个人是靠不住的。并且他和陈平内斗了这么多年,一时半会还真不好化干戈为玉帛,况且现今审食其也没有跑来主动示好。陈平之流要做的事情,绝不愿意让一个并不怎么信任的人跑来参和。

审食其成了一根名副其实的臭棍,很荣幸地让对垒双方都对他有意见。由此可见,他在这个时候被罢相,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让吕家兄弟不曾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个举动,反而为自己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就在这个隐患爆发的前几天,吕产和陈平正式交手了。

他们的这次较量,还得从一段对话说起。

高后八年九月十日(公元前180年),吕产在北大营和自己的嫡系贾寿有过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