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两汉故事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当然,这都是些“也许”而已。

刘濞不是随便行险之人。年轻人刚表完态,老将们就站出来反对: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知道个屁。

刘濞又一次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最终,刘濞否决了所有人的建议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出牌了:和刘戊合兵一处,在淮南刨了近一个月城墙。虽然成效显著,但行军缓慢,给朝廷的布防“争取”了时间。

但在这段时间闹腾最狠的还不是刘濞本人,而是一个门客,一个叫周丘的人。

周丘给刘濞当门客已有很多年,但这位老兄酒风不好,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闹。久而久之,连刘濞这个大老粗也受不了他,很是反感。

刘濞起事后,其他门客都封了官,唯独周丘一个人被撂在了一边。

周丘很不忿,勾着脑袋想几天后,决定不能这样混下去了,再傻不拉几地待在刘濞身边,这辈子就彻底玩完了。因此,周丘决定整点事情出来。

这天,刘濞正在大帐里研究地图,周丘闷着脑袋跑了过来。进帐后,倒头便拜。

刘濞暗思:这个人是求官来了。他的眼睛根本就没离开地图,不耐烦地问道,“何事?”

周丘仰起脑袋,讪讪一笑:“臣无能,不得在军中任职,因此不敢奢望为将。”

周丘难得如此有“自知之明”,刘濞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抬头看了周丘一眼,坏笑道:“还有事?”

周丘连忙讨好地笑道,“还有一事。”

刘濞又把头埋了下去,“说来听听!”

“臣想借件汉朝符节一用,将来定会报答大王。”

符节,刘濞的确存了不少。但这种东西代表的是朝廷,刘濞已然造反,自然也就排不上用场了。

刘濞抬起头,很是纳闷地望着周丘,“毫无价值的东西,要此何用?”

周丘诡秘地一笑:“臣想回老家下邳一趟,凭此自由妙用,望大王成全。”

刘濞很是疑惑地想了一会:没封他官,借根棍子总可以吧,再说自己都已经造反了,那东西留着也没用。因此点了点头,“你要有用,大可拿去。”

就这样,周丘一事无成地在刘濞身边混了几年,最终就借了这么一根“棍子”返回了老家。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凭借这根“棍子”让他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周丘跑到老家时,下邳早已热闹不堪了。闻得刘濞造反,下邳的县令着实懊恼了几天。千里求官只为财,现在可好,发财已经不用再想了,能不能活命都是个大问题。不懊恼才是怪事。

懊恼过后是愤怒。县令倒也是个人才,很快在全城进行总动员,修筑城墙,分发武器……

要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人家造反,距离还进的不得了,不做些准备如何能行。再说自己甩腿逃跑也不是事,将来朝廷追究下来,自己依然是死。与其被朝廷砍了脑袋,还不如和刘濞理论一番,最起码争个“烈士”的名誉,赚一些丧葬补贴和慰劳费也不错。

既然逃跑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打吧。可这捅了县令的痛处。朝廷把他派过来,就给他几个打屁股的都头,抓个逃犯都觉得吃力,更别指望哥几个去和刘濞理论。

没办法,只好动员老百姓了。

可由于事起仓促,铁制物件少的可怜,很多老百姓甚至操根木棍就上了城墙。

就在下邳城热火朝天地准备时,周丘手持符节,带着几名随从到来了。(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八节 诸侯兴兵

刘濞在淮南忙着挖城墙,齐地的刘卬也没闲着。

在刘濞宣布起事后,刘卬及时响应,通知自家兄弟们合兵一处,准备向西进发。

很快,刘辟光、刘贤、刘雄渠纷纷带人赶了过来,可刘将闾和刘志却迟迟不见人影。这让刘卬有些焦急。说好共同起事的,难道这两个家伙变了卦?因此,派人前去催促。令刘卬惊诧的是,派去的人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随即又派了几波暗探过去,很快收到了一个消息:刘将闾、刘志全无出兵意向,反而在加高城墙。刘卬心中暗紧:坏了,这俩家伙要反水。

刘卬的计划完全被打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