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听闻此言,急切问道:“你知那三等人?”
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
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而就因为此言,一个后世名传万古的齐天大圣,就此正式出世,只是这求道之路,可不是这般好走的。
第二百零五章:寻仙访道(为书友“沉默的天空”加更)
却说美猴王在众猴的欢送下,扎了木筏,取了那竹竿做篙,离开了这个生他养他的花果山。这一去,正是那: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东胜神州的地界。持篙试水,偶得浅水,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捕鱼、打雁、挖蛤、淘盐,好一幅渔民生活景象图。
这美猴王见得人类也是玩心大起,走到人群近前,将自己的脸给涂花,装作老虎的模样将那些个渔民吓得是丢筐弃网,四散奔逃,引得猴王哈哈大笑。
不过还未等到他笑一会儿,渔民就拿着鱼叉来杀这遭稳的孽畜了,不过倒也是,这偌大的海域,又去哪里出来个大虫,定是有人装神弄鬼之举。
猴王又哪里见过这般阵势,见状不对,便匆匆逃开了去,不过这一逃,却是恰逢一处人家,捡了这人家晾在屋外的衣裳,也学那些人穿在自己的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可是这佛仙神圣之道又怎么是那么容易寻得的,走过的这些地方,见得了那些个世人尖牙嘴利的恶俗模样,更无一个是那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不过这猴王在寻访的途中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也曾遇见过那些精修儒家之道的大儒,说到这里也该感谢当初秦始皇的那一把大火,将这儒家的破败习性烧了个干干净净,倒是还了这人族圣家一个清明。
这大儒见得美猴王,没有打杀,也没有收归门下,虽说美猴王身上尽皆是仙灵之气,可人族与妖族宿怨已久,他身为人族大儒又怎会教一个妖族猢狲呢。
故而猴王求师不成,反倒挨了一顿打,倒不是那大儒狠心,而是猴王实在太过坚持了,他若不狠下些心肠,就真的要将其收归门下了。
不过若真是如此,恐怕日后也不会有那个敢闹天宫地府的齐天大圣了吧。
这也算得上是一番缘法,猴王自然是不懂的,但这位大儒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在这猴王身上种下了自己的三道文气护符,能保他三次灾厄,算是助他在那寻仙问道的路上消灾解厄。
而这三道文气护符还真的为他挡过了三次灾厄,可是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东胜神州,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馀。
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南瞻部洲地界。登岸偏访多时,忽见一座高山秀丽,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虫,不惧虎豹,登山顶上观看,当真是座好山。只见那:
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在猴王观看之时,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原来是歌唱之声。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听得如此歌谣,猴王当真是兴奋得抓耳挠撒,口称终于是找到了神仙。
至于猴王为何敢于如此肯定,那自然是跟了那位大儒些许时日,这满口的仙气,可不是寻常凡人能够唱出的。
顺着歌声,猴王一路奔跑,终于是见着了那神仙真容,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虽说这位樵夫与那位大儒没有可比性,但那股子出尘的气息,猴王自认不会看错,口中大呼道:“老神仙!弟子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