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在打到莫斯科近郊的时候,共和国陆军面对的最大麻烦不是在进攻路线上负隅顽抗的俄罗斯军队,而是持续战斗带来的疲惫与厌战情绪。 要知道,到2059年第一季度末,大陆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主力部队大都在前线呆了足足12个月,有的甚至超过15个月,官兵普遍较为疲惫,厌战情绪非常明显。虽然还没有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更没有人当逃兵,但是高强度的战斗持续下去,而不能给官兵适当的休整机会的话,迟早都会出问题。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让部队喘口气,也是不错的选择。
受此影响,从2059年4月份开始,共和国陆军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整兵力部署,即让前线作战部队轮换到后方休整,如同第九战斗单位、第十战斗单位、第七战斗单位、第八战斗草位这些在战争爆发后就参战,而且一直在前线作战的主力部队还被调回国内,大部分官兵都获得了为期1个月到2个月的探亲假。
当然,部队轮休期间也对装备做了大调整。
拿第十战斗单位来说,在2个月的休整期间,不但更换了所有重型主战装备,还更换了所有单兵装备,基本上是从里到外全部换新。虽然在休假结束之后,需要花与休假一样的时间让官兵进行适应性训练,但是比起由此带来的好处,这点时间就算不了什么了。根据第十战斗单位接下来的表现,大致可以断定,换装后的战斗力至少提高了一倍,而且官兵的战斗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
可以说,对一场世界级的大战来说,这种长达数个月的休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相对而言,中东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官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在“限武谈判”期间,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两河流域的西约集团联军也趁此机会进行了全面休整,没再继续前进,但是优先得到休整的是美军与以军,而土军、以及由美国与以色列扶持的伪叙与伪伊军没有进行大范围休整。
更重要的是,共和国与美国已经在是否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上达成默契,而且只要没有打到本土、以色列也不会在战争中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在西约集团联军又攻转守的时候,由共和国领导的集约集团联军却没有停下来,而是顺势又守转攻,展开了全线反击。
不可否认,两条地面战线间的相互影响要比陆地战场与海洋战场之间的影响大得多。
不管怎么说,大陆战场仍然是共和国陆军的主战场,受战略部署影响,中东战场在当时仍然是次要战场,或者说是一个以战略防守为主的战场。
受此影响,在中东战场最需要增援部队的时候,共和国陆军却在忙着让大陆战场上的地面部队轮换休整,而没有把宝贵的兵力派往中东战场。当时李东石得到的命令也是在稳守防线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反击,而不是全面战略反击。
由此可见,中东战场上的反击行动从一开始就不太顺畅,甚至可以说不会很顺利。
万幸的是,李东石原本就是一个擅长打防御战与防御反击战的指挥官,虽然兵力非常有限,而且战线过于漫长,但是在这位空降兵出身的将军的指挥下,以共和国陆军6个战斗单位为核心的集约集团联军仍然在整条战线上发起了反击,而且打得有声有色,甚至迫使美军与以军不得不提前结束休整,在2059年第三季度末返回战场。
从长远影响来看,这轮反击的最大果实就是让美军与以军没有能够按计划进行休整。
不管军队的规模扩大多少,在一支拥有悠久传统的军队里面,真正的主力战斗部队的数量都是非常有限,而且王牌部队都有历史可以追溯。比如共和国陆军第十战斗单位的前身就是有名的空降15军,而空降15军的前身又是中野的第9纵队,如果没有这些历史,第十战斗单位也不可能成为共和国陆军的王牌部队。正是如此,在这场战争中,共和国陆军的王牌部队只有10个主力战斗单位与10个预备战斗单位,即便这些战斗单位在战争期间大发展为战斗集团(相当于集团军)、甚至是战斗集团群(相当于集团军群),可是其基本面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主力仍然是主力,王牌仍然是王牌。
与共和国陆军一样,美国陆军与以色列陆军也有不少王牌部队,而且这些王牌部队也是战争期间的绝对主力。战争爆发前,美国陆军有16个在编主力师,而这16个主力师均在战争期间发展成军与集团军。以色列陆军的规模要小得多,只有6个主力战斗旅,而这些旅也在战争期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充。与那些在战争期间组建的部队相比,这些主力部队的地位明显高出许多,而且在任何战场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力。
客观的讲,战争消耗的是兵力,打的却是主力。
可以说,在任何战线上都有主力部队,如果没有主力部队,也就没有战线的说法。如此一来,要想在某一战线上取胜,就得想方设法的拼掉对方的主力部队,而消耗主力部队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其得不到休整,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耗光有经验的战斗人员,使战斗力大幅度下降、甚至丧失作战能力。
共和国陆军在中东战场上的反击行动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虽然中东战争比大陆战争晚了5个月才打响,而且美国从一开始就拉拢以色列与土耳其,还投入了数十万大军,但是西约集团联军的进攻行动并不顺畅,更谈不上顺利,主力部队不但损耗严重,官兵的士气也受到了影响。以2059年4月份的情况来看,中东战场上的美军与以军比大陆战场上的共和国陆军更需要休整,而且是充足的休整。为此,美国耗费重金在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修建了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军事疗养中心,能够同时接待10万名官兵,还花钱从西班牙租下了巴利阿里群岛的梅诺卡岛,在岛上开办了几处专门为军人提供服务的疗养场所。按照美军的计划,休整工作将持续到2059年底,让中东战场上的10个主力师均得到充分休整。
实际情况是,休整工作根本没有持续到2059年底。
从2059年6份开始,集约集团联军就在中东战场上发起反击,充当主力的仍然是共和国陆军的6个战斗单位(当时共和国向中东地区派遣了4个战斗单位的补充兵力,只是这些部队被李东石打散,用来补充与加强6个战斗单位),提供协助与配合的是两伊军队与流亡到伊拉克的叙利亚军队,而库尔德斯坦的武装力量则负责敌后游击战。看上去,反击在整条战线上展开,没有重点可言,事实上,李东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重点反击方向,而且共和国军队所在的地方就是主战场。
当时,共和国军队的主要反击方向为叙利亚的代尔祖尔与伊拉克的摩苏尔。
选择这两处反击地点的原因也很简单,反击开始前,战线基本保持在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亚巴克尔到哈布尔河(幼发拉底河的支流)上游的卡米什利,再到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底格里斯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然后到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交汇处,沿幼发拉底河到达海格莱尼耶,最终向西到达伊约边境线。由此可见,这条战线非常曲折,至少形成了两个突出部,即以摩苏尔为定点的北方突出部、以及以哈布尔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为顶点的中央突出部。再来看李东石安排的反击行动就能明白,针对摩苏尔的反击行动是要守住伊拉克北部地区,阻止敌人沿底格里斯河南下攻打巴格达,而针对代尔祖尔的反击行动则是要解除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危险,迫使敌人将战线撤退到叙伊边境,减缓又西面对巴格达形成的压力。
问题是,这样的反击更像是进攻。
换个角度看就能发现李东石很有可能有另外一个目的,即利用摩苏尔方向上的反击行动,引诱西约集团联军向伊拉克北部地区增兵,再通过代尔祖尔方向上的反击行动,切断伊拉克北部地区西约集团联军的补给通道,甚至在反击成功之后,北上攻打卡米什利,切断冒进的西约集团联军的退路,达到合围北方战线上西约集团联军的目的。果真如此的话,这次反击必然成为中东战争的转折点。
从战术层面分析,李东石这么做的理由非常充分。
虽然在西约集团联军打到摩苏尔之前,伊拉克军队就破坏了北部地区的所有桥梁与隘道,甚至在摩苏尔到提克里特的长达数百千米的底格里斯河段埋设了数以万计的水雷,阻止西约集团联军顺流而下。事实上,伊拉克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本来就很崎岖,不然当年共和国也不会选择从伊朗与叙利亚进军库尔德斯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经过数十年的大规模建设,伊拉克拥有中东地区最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与铁路的平均密度不但超过了伊朗与叙利亚,还超过了埃及,成为中东地区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受此影响,只要西约集团联军能够解决向摩苏尔运送兵力与作战物资的问题,就能沿着底格里斯河南下,一举拿下巴格达。在大马士革已经沦陷了的情况下,再丢掉巴格达,等于共和国的中东战略正式宣告破产。暂且不说这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仅从战场形势来看,集约集团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