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 第1068部分(第2页)

第1068部分(第2页)

前面提到,处理物资过境问题的时候,欧盟很有可能与美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受此影响,即便俄罗斯战败,欧盟出兵东欧,抢在共和国之前控制白俄罗斯、摩尔瓦多、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西部地区,也不会因此与美国开战。如此一来,杜奇威就应该知道,欧亚大陆上的主战场不是俄罗斯,而是中东。说的准确一点,俄罗斯的结局不会让欧盟在两个超级大国间做出选择,可是中东局势的发展与变化却足以让欧盟挑边站队。换句话说,只要共和国消除了西北方向上的威胁,即打败了俄罗斯,就会出兵中东,控制“世界的十字路口”。只要发展到这一步,不管欧盟有没有出兵控制东欧地区,也得搭上共和国战车,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对美作战。要不然的话,欧盟就将成为美国的挡箭牌、共和国的拦路虎。不管共和国高层是觉得有必要树立第三个强大的敌人,在以击败美国为根本目标的情况下,共和国军队肯定会让欧盟做出选择。

由此可见,对美国来说,俄罗斯的最大意义是消耗共和国军队的战斗力。

虽然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结果是在不出兵的情况下,让俄罗斯拖住数以百万计的共和国军队,从而让美国军队能够在其他方向上发起反击,最终击败共和国,但是在出兵俄罗斯之后,美国当局没有理由改变既定战略,即在俄罗斯战场上消耗共和国军队,为其他方向上的战略反击与战略进攻创造机会。

如果将美国出兵俄罗斯的时间、以及增兵俄罗斯的行动与太平洋战场上的塞班岛登陆作战与马里亚纳海战联系起来考虑,就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美国一直没有偏离既定的战略方向,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

这就是,在中东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杜奇威将阿尔梅尔派往莫斯科,却将部署在中东地区的20万主力部队留了下来(从增援俄罗斯的角度出发,将部署在土耳其的20万大军派往乌克兰的难度,肯定要比将国内的部队送到波罗的海与北大西洋上的港口容易得多,即便向土耳其增兵,也更加容易),足以证明美国总统仍然决定在中东地区有所作为。

事实上,这也正是前面提到的,杜奇威看到的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疯狂增兵俄罗斯的计策奏效,即让共和国当局断定美军将在俄罗斯发动规模浩大的战略反击(事实上也确实发动了战略反击),并且把俄罗斯当成主战场,那么共和国当局肯定会将主力部队留在大陆战场上。以袁晨皓的性格,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肯定会与对手打对攻战,即利用美军发起进攻时防线上的漏洞,积极主动的进行反击,并且将反击发展成战略进攻。到这一步,也就是美军在中东战场上发动进攻的时候,共和国陆军肯定会左右为难。对美军来说,只需要做到一点,即赶在共和国军队完成调整前取得胜利,就能在中东战场上取胜,至少能够多坚持好几年。

不管怎么说,打到这一步,共和国军队的处境肯定会非常艰难。

让人有点想不通的是,在7月底之前,裴承毅并没向中东战区增派部队,也没有让袁晨皓重点提防南面,而是做了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将大陆战场分成南北两个部分,由袁晨皓继续担任战区司令、并且兼任南部方面司令,而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处于半退役状态的苏劲辉上将出任北部方面司令。

随着大陆战场的战线迅速拉长,增设一层指挥机构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战区司令部很难照顾到所有方向。比如在第二轮进攻战役中,袁晨皓就没有让北方战线与中部战线上的部队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第七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直到战役结束,都在战场外面打酱油,这无疑是在浪费宝贵的军事力量。问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换帅,不是欠考虑,就是别有用意。

显然,裴承毅肯定是别有用意。

客观的讲,在战区司令部下设方面司令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强了大陆战场的容纳能力,而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裴承毅打算向大陆战场增兵。更重要的是,增兵的直接目的肯定不是增加战略预备队的数量,毕竟在进攻方向有限的情况下,增派的部队再多,也很难将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只能使更多的部队在战场外打酱油。也就是说,裴承毅希望通过设置两个方面司令部,从两个方向上发起进攻,或者在两个方向上轮番发起进攻,不给对手任何喘息机会。

如此一来,任行人都会相信,裴承毅准备在大陆战场上大干一番。

毫无疑问,这也正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

要知道,以裴承毅的才能,不可能不知道,杜奇威压根没有打算在大陆战场上与共和国军队拼个你死我活。在敌人明摆着要在其他方向上动手脚的情况下,裴承毅却在向大陆战场增兵,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围魏救赵,是在积极争取主动权。

问题是,俄罗斯是主要打击对象吗?前面已经提到了,真正决定欧亚大陆局面的不是俄罗斯,而是中东。如此一来,就算共和国军队在大陆战场上攻城拔寨,把俄罗斯打得一败涂地,也很难弥补在中东战场受到损失。甚至可以说,即便美军只在中东战场上取得了非常有限的胜利,也足以弥补在俄罗斯的损失。

由此可见,增兵俄罗斯不是争取主动权,而是在回避问题。

不管怎么说,裴承毅绝对不是回避问题的人。

可以说,这也是最让人想不通的地方。

如果不是裴承毅的才能摆在那里,而且袁晨皓并没反对这一战略调整,恐怕很多将领都会认为元首犯了错误,甚至会因此导致共和国的决策层出现严重分歧。

反过来看,裴承毅的这一反常举动,也让杜奇威大惑不解。

要知道,杜弃威绝对不会低估裴承毅的能力,也就没有理由相信,裴承毅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更重要的是,在做战略部署的时候,杜奇威肯定会留上一手,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以外情况。

根据战后获取的一些资料,在增兵俄罗斯之前,也就是6月初,美国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争动员,其中美国陆军的动员兵力高达120万。虽然比计划的少了30万(主要是陆战队拥有更高的优先权),但是算上战前保有的兵力,以及属于预备役的国民警卫队,美国陆军的总兵力也已超过200万。如果从绝对数量来看,美国陆军还不如伊朗陆军(同期伊朗陆军的总兵力超过了250万),可是按照战斗力计算,美国陆军仅次于共和国陆军,是世界上第二强大的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美国周边没有陆上强国,甚至没有敌对国,也就没有必要在本土保留一支强大的正规军(美国陆军扩充的时候,国民警卫队也在动员,而且按照美国法律,正规军无权在国内行动,只有具有民兵性质的国民警卫队才能在本土执行维护治安在内的各项任务)。也就是说,美国陆军的200万军队全部可以用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