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 第912部分(第2页)

第912部分(第2页)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15章 新兴时代

自纪佑国之后,共和国的数位国家元首中,民众对顾卫民的评价不高。

客观的讲,顾卫民不是没有政治才能,而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换句话说,顾卫民一直没有能够摆脱王元庆的影响,别的不说,共和国民众在评价国家领导人的功绩时,总会拿顾卫民跟王元庆做对比。虽然这种淳朴的价值观有些道理,但是民众在做对比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顾卫民与王元庆所处的时代背景。不管怎么说,王元庆的成功建立在纪佑国与赵润东打下的基础之上,所谓盛极必衰,当王元庆将共和国推上21世纪前半叶的巅峰时,不管接任的是顾卫民、还是颜靖宇,都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甚至不大可能保住王元庆的成就。正是如此,在评价顾卫民的时候,几乎所有民众都认为顾卫民是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国家领袖。实事求是的讲,顾卫民能在王元庆之后做到“守成有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很多人忽视了顾卫民取得的功绩。

别的不说,中东战争就足以让顾卫民受到尊重。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中东战争与顾卫民几乎没有关系,因为指挥中东战争的是裴承毅、而在后方配合的是李存勋,就连外交工作也是由阎尚隆负责的,但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与共和国军队最高统帅,如果没有顾卫民的支持,不管是裴承毅还是李存勋,都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指挥军队作战,也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从影响上看,中东战争的重要性不在印度战争之下。

虽然共和国军队没有取得全部胜利,但是作为第一场远离共和国本土,而且基本上与共和国的国家利益没有关系的战争,能够取得部分胜利,完成战前订下的目标,已经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看得更加长远一些,就能发现,中东战争是共和国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第一步。

所谓万事开头难,能够走好第一步,肯定是巨大的成功。

作为过渡型领导人,顾卫民的最大成就不在对外征战上,而是在国内建设上。当初王元庆选顾卫民做接班人,就是因为顾卫民拥有不错的行政能力,在管理国家上肯定比颜靖宇好得多。

问题是,顾卫民绝对不是王元庆那样的“改革家”。

从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的表现就看得出来,顾卫民是一个擅长处理小问题,却不擅长把握大方向的行政型领导人,要不然,赵润东当初也不会把他放在国务院总理的位置上,王元庆更不会让他去处理政治改革遇到的众多小麻烦。

执政10年,顾卫民最大的成就就是“青山绿水计划”。

虽然这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更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件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小问题,重在落实的行政事务,而不是开拓性的重大改革。

必须承认,“青山绿水计划”改变了整个共和国。

往好的方面说,该计划可以看成是由纪佑国发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延续,或者说是演变升级。事实上,这也就是对“青山绿水计划”的最高评价。虽然该计划惠及每一个共和国公民,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并没从根本上解决共和国的问题,也没有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指明方向。

也许有人认为,建设好家园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在30年前的话,这么做没有错。毕竟30车前的共和国还没有受到人口老龄化困扰,也能依靠自身建设获得发展动力。随着共和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怎么也不可能走回头路。对共和国来说,出路就是霸占世界产业链的顶端,用全世界的资源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实际上,这也正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策略,通过控制科技、金融与文化制高点,从全球掠夺资源,让仅占全球人口5%的美国人过上极端奢侈的生活,并且通过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等方式向其他国家转嫁美国社会矛盾,维持美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虽然在21世纪初,几乎所有人多认为,就算共和国能够取代美国,也不可能走上美国的老路,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就这么点,而共和国的人口又是美国的数倍,如果共和国公民都像美国人那样铺张浪费,肯定会耗光全部资源。但是电力革命之后,再也没人怀疑共和国将取代美国,而且会成为美国那样的国家。原因很简单,随着技术进步,制约人类文明发展的能源问题得到了解决,哪怕共和国的人口一直维持在10亿左右,也不需要为资源问题担忧。

正是如此,共和国才要在对外扩张上表现得如此积极。

也正是如此,共和国才要在改革上锐意进取。

可以说,对进入21世纪40年代的共和国来说,已经很难依靠自身改革来推动国家快速前进。事实上,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共和国当局就在努力建立一个以共和国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在印度战争之后,该体系已经成型。也就是说,就算共和国当局想以内部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社会进步,也得高度重视海外市场。更重要的是,政治改革之后,共和国的权力结构体系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虽然元首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重大问题上仍然拥有最高决策权,但是随着全体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得到体现,政治协商大会的获得参政权,很多国家大事都需要获得代表的支持,不然的话,在中东战争之前,顾卫民也不用到全体代表大会申请战争授权。如此一来,那些已经在经济改革中获得好处的民族资本家,特别是拥有强大实力的民族企业家获得了政治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利益表达政治意愿,左右共和国的政治决策。

由此可见,即便顾卫民想把重点放在国内,代表大会里的那些代表也不会同意。

正是如此,顾卫民全力推行的“青山绿水计划”才没有王元庆搞的政治改革那么引人瞩目,甚至不太为人所知。

当然,顾卫民在执政期间的贡献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工程。

如果说让共和国公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肯定是2042年的换届选举中,顾卫民与叶致胜的直接竞争。

前面提到过,这是共和国有史以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元首选举。

更重要的是,这次选举开了先河。

虽然在接下来的5年间,顾卫民仍然没有着力推行政治改革,甚至刻意回避推动第二轮政治改革,但是叶致胜在2042年的行动让很多人相信,不管顾卫民是否愿意,5年后的选举肯定会更加激烈。

事实也确实如此。

2047年初,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选举的时候,很多参选代表就高调宣称,将在国家元首选举中为支持他们的选民说话,选出一位最有能力领导共和国,也最能为共和国公民服务的国家元首。

接下来,除了颜靖宇高调宣布参选之外,叶致胜与帅永康先后宣布参选。

到选举正式开始前的几天,连阎尚隆都加入了竞选行列。

当阎尚隆宣布参与国家元首的角逐后,就连共和国的新闻媒体都感到非常震惊。要知道,阎尚隆就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外交家,当了10年的总理,几乎没有过问国家内政,只是一心一意的处理外交事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当国家元首的野心呢?问题是,阎尚隆确实参加竞选,而且得了中央代表团的支持。

因为有4位具有强大实力的候选人,所以没有安排那些用来凑数的参选人。

可以说,这是共和国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一场选举。

作为中央代表团的代表,裴承毅参加了选举工作。

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