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 第865部分(第2页)

第865部分(第2页)

按照苏劲辉的说法,以色列比土耳其重要得多,就算杜奇威打算在北方战线上有所作为,也不会抛弃以色列,只要南方战线上的战斗打响,杜奇威就会调整部署,迅速向以色列增兵。

谈到最后,裴承毅也给出了明确答复,即尽快为南方战线增派1支战斗单位。更加重要的是,南方战线上的反击行动均以牵制美以联军、特别是美军为主,不对是否打回戈兰高地,或者是否夺回美以联军占领区为首要任务。这次,裴承毅把话说得非常明白,那就是在北方战线决战的时候,南方战线要起到牵制敌军、逼迫敌人分兵的关键作用。不管杜奇威向以色列增派多少美军,苏劲辉都要坚持到北方战线决战结束之后。

既然裴承毅把话说明了,苏劲辉也没含糊,提出了几个问题,得到裴承毅的一一答复与保证之后,苏劲辉也做出了保证,即在只有3个战斗单位的情况下,以坚决果断的战术反击牵制美以联军,为北方战线决战提供帮助。

搞定了苏劲辉,裴承毅才把焦点转向袁晨皓。

因为在讨论南线作战行动的时候,裴承毅已经说明了战役企图,所以袁晨皓没有多费口水,保证在现有兵力的基础上,尽快歼灭锡尔特的残余美军,并且让第十战斗单位向西推进,缠住到达迪亚巴克尔的第7步兵师,为决战争取机会。只是在后期作战行动中,袁晨皓非常直接的提到,如果不能给北方战线增派兵力,就得让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在战役期间得到充足休整,既至少要让2个战斗单位停歇24小时。当然,要是能为北方战线增派1个战斗单位那就再好不过了。

袁晨皓没有直接提增兵,因为他知道裴承毅手里没有多少增援力量了。

不管怎么说,8个战斗单位中的最后1个肯定得留在中部地区,担任战役总预备队的重要职责。

有了袁晨皓的配合,裴承毅把问题也说得很直接。

北方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歼灭锡尔特的2个美军师的残余部队,如果不能迅速歼灭,则要把围歼美军的重任交给伊朗陆军、以及已经参战的伊拉克陆军。因为伊朗陆军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遭受重创,所以裴承毅建议尽量使用伊拉克陆军。关键还是向西进军,即攻打迪亚巴克尔。虽然美军第7步兵师以防守顽强出名,在半岛战争中就给共和国陆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但是裴承毅的要求仍然非常直接,即不能让迪亚巴克尔变成第二个锡尔特,必须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军事重镇,并且歼灭第7步兵师。

用裴承毅的话来说,只要能够迅速打下迪亚巴克尔,就能用战略运输机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从而彻底改变北方战线上的局面。

袁晨皓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接受任务的时候非常爽快。

完成了部署后,裴承毅才挑明了他的战役目的。

这次,连袁晨皓都没想到,裴承毅竟然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攻打伊斯肯德伦!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11章 处处被动

进入7月7日,共和国陆军率先在北线战场上发起进攻。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第一战斗单位在第十战斗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率先开始猛攻锡尔特,拿出了一副不干掉2个美军师誓不罢休的样子。到天亮的时候,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两个炮兵旅总共向锡尔特倾洒了大约8万吨炮弹,用弹雨将美军阵地来回耕犁了好几遍。炮击期间,空军战术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还轰炸了锡尔特。因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还在进行,所以战斗机全部在伊朗或者伊扣克的远程防空系统的保护下使用射程在200千米以上的防区外弹药进行了重点轰炸。非常可惜的是,因为需要优先部署战术运输机群,所以陆航的低空攻击机没能参加攻打锡尔特的战斗。

不管怎么说,这轮火力打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根据五角大楼在战后公布的相关资料,炮击开始后,锡尔特的美军指挥官在天亮前就发出了5次求援请求,而且都是最紧急的求援请求。

难题摆在了杜奇威的面前。

要想拯救锡尔特的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除了用远程炮火打击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到达迪亚巴克尔的第7共兵师攻打巴特曼,迫使第十战斗单位收缩防线,让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能够向西突围。

事实上,杜奇威甚至无法为前线部队提供远程炮火支援。

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的炮兵全都留在了班凯水库南面的马拉蒂亚(马拉蒂亚省省府,也是塔特万…伊切尔铁路与萨姆松…马拉蒂亚铁路的交汇点,土耳其中部地区最主要的铁路枢纽中心之一),而这里距离迪亚巴克尔仅仅170千米,距离第十战斗单位炮兵旅所在的摩苏尔不到500千米。也就是说,美军炮兵在轰击第十战斗单位的时候,肯定会遭到对手的猛烈反击。

万分可惜的是,美国陆军的电磁炮远远比不上共和国陆军的电磁炮。

因为美国一向不太重视炮兵建设,就算在半岛战争之后,投入巨资研制电磁炮,但是受基础技术的影响,一直没能赶上共和国炮兵的发展水平,所以美军现役电磁炮的性能与共和国陆军的第一代电磁炮旗鼓相当,在使用普通炮弹时的最大射程只有350千米,使用增程弹药时的射程也不到450千米,而共和国陆军第二代电磁炮的最大射程已经提高到了500千米以上,在使用增程弹药的时候,甚至能够打击800千米外的目标。

当然,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射程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陆军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上投入巨资,就是在为炮兵解决电能供应问题。如果用电线来传输电能,因为电磁炮所需电能特别巨大,在必须尽量减轻系统质量的情况下,也就无法使用太大的变压器,只能通过提高电流的方式来提高电能传输功率。所以在使用普通电线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须将一个系统的所有电磁炮集中部署在供电系统附近。这么部署的话,炮兵很容易遭到对手的炮火压制或者空中打击。更重要的是,供电系统极为脆弱,很容易被摧毁。只有解决电能传输问题,才能让充分发挥电磁炮系统的实战价值。

因为美国陆军对炮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所以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研制都不如共和国。

根据五角大楼公布的相关数据,在采用了超导导线的情况下,美军的电磁炮系统可以分散部署在方圆6000码的范围内,也就是每门电磁炮上有大约3000码(约合2743米)长的导线。问题是,实战中,不可能按直线敷设导线。更重要的是,这个部署距离仍然太狭窄了,作为系统核心的供电设备,也就是可控聚变反应堆与发电系统很容易遭到打击,与对手进行对轰时的生存率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早在6日上午,也就是第7步兵师的第一批部队到达迪亚巴克尔之后,杜奇威就命令留在马拉蒂亚的2个炮兵旅汛速撤往更北面的锡瓦斯(锡瓦斯省的省府)。虽然锡瓦斯与摩苏尔的距离超过了650千米,与第一战斗单位炮兵旅所在的苏菲安的距离更是超过了850千米,除非第十战斗单位使用价格是普通炮弹数十倍、且打击效率远不如普通炮弹的增程炮弹,不然根本威胁不到美军炮兵,但是锡瓦斯距离迪亚巴克尔大约330千米,距离锡尔特超过了430千米,由此可以断定,杜奇威早就做好了放弃锡尔特,让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向西突围的思想准备。

非常可惜的是,2个炮兵旅还没来得及离开马拉蒂亚,东面的战斗就打响了。

虽然布吕歇尔多次请求为欧洲军团的前线部队提供炮火支援,但是杜奇威根本不为所动,仍然命令炮兵旅向锡瓦斯转移。为了避免布吕歇尔越权下达命令,杜奇威亲自联系了两位旅长,明确无误的告诉他们,务必在7日夜间到达锡瓦斯,进入炮兵阵地,做好与敌人进行炮战的准备工作。

不得不说,杜奇威表现出了应有的冷酷。

比起救援欧洲军团的2个师,保存2个炮兵旅的意义更加重大。特别是从即将打响的战斗来看,如果杜奇威过早的使出具有威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