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外蒙古策·达木丁苏隆编译,谢再善译)
冯承钧:成吉思汗传
王国维:皇元圣武亲征录校注
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注)
李思纯:元史学
HenryH.Howorth:HistoryoftheMongols
JeremiahCurtin:TheMongols,ahistory
GabrieleMondel:TheLifeandTimesofGenghis
Khan
成吉思汗(苏联杨契维茨基著,邵循岱译)
附录二:
关于“全真教”
道教开始于汉代的“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先秦的道
家是哲学上的学派,到了汉代才成为宗教。六朝时有“干君
道”(即太平道)、“天师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宋
金以后,炼养派分南宗、北宗;符箓科教派分为“龙虎”(即
合
天师道,又称正一教)、门皂、茅山三宗。
道教炼养派注重修仙长生之术,所炼的丹分为外丹、内
丹。外丹是黄白术,末流演变为点金术,成为化学的前身,中
外相同。内丹是炼气,化为内功与内家拳术,以及医学上针
灸、经脉与穴道的研究,末流演变为房中术。
道教末流所吹嘘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既能财富
无穷、长生不老、性能力特强,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
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权力的帝王也大感兴趣。北宋之末,徽宗
皇帝对道教尤其着迷,命道教的领导人册封他为“教主道君
皇帝”。
金兵占领中国北方后,北方百姓流离失所,惨受欺压,陕
西、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三个新的道教教派,称为“全真
教”、“大道教”、“太一教”,结纳平民,隐然和异族的统治者
对抗,其中尤以全真教声势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箓烧炼,而以苦己利人为宗,所以大得百
姓的尊敬。全真教属于道教中的北宗。元朝虞集《道园学古
录》一书中说:“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盛,
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
之全真。士有识变乱之机者,往往从之,门户颇宽弘,杂出
乎期间者不可胜纪。而涧饮谷食,耐辛苦寒暑,坚忍人之所
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于道,亦颇有所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