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即将出兵锡金,共和国即将与印度开战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全世界。
当然,并不是所有新闻媒体都认为共和国将立即出兵。
按照全体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共和国最高权力机构授权国家元首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一切手段,帮助锡金恢复主权国家地位。也就是说,该决议并没有否决包括列交谈判在内的“非军事手段”。
按照半岛电视台的估计,共和国将为和平做最后一次努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元庆在取得全体代表大会的授权之后,开始做最后一次和平努力。
20日,共和国驻印度大使正式向印度政府提交外交照会,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在锡金的军事镇压行动,交出杀害瓦帕里的凶手,从锡金撤军,承认锡金的主权国家地位。
同一天,共和国外长阎尚隆以元首特使身份飞赴新德里,与鲁拉贾帕尼会晤。
面对鲁拉贾帕尼,阎尚隆重申了共和国的“四点主张”,并且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即印度必须在7月25日之前结束在锡金的军事镇压行动,在7月31日之前对从锡金撤军问题做出正式答复。
这份“时间表”,无异于最后通牒。
随着消息公布于众,全世界都认为,战争将在8月1日爆发。
还有11天,共和国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战争准备吗?
外界最关注的不是共和国能否完成战争准备,而是共和国准备打一场多大规模的仗。
如果仅仅对付锡金境内的印军,除了空中力量之外,共和国最多只需出动1个空降军的兵力,所有战争准备能在24小时内部署到位。
11天,足够共和国动员所有主力作战部队。
正是如此,外界非常关注共和国的军事动员程度。
20日当天,3支空降军先后进入战备状态,所有作战部队按照战时预定方案前往共和国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大型空军基地。
一次出动3个空降军,共和国到底想干什么?
按照共和国空降军的战斗力,3个空降军足以攻占新德里!
外界还没回过神来,新的军事部署开始了。
21日,驻扎在西南地区的21军紧随27军之后,开赴藏南地区。
3个空降军加2个野战军,共和国准备攻占恒河平原吗?要知道,即便在对付日本的全面战争中,共和国也只动用了3个空降军与77军。
问题是,军事动员的规模远不止如此。
当天晚些时候,驻扎在中原地区的54军、61军与62军,驻扎在东北地区的38军与66军,驻扎在西北地区24军与36军,驻扎在东南地区的37军,乃至驻扎在首都的39军都进行了战争动员,54军、61军、62军、38军、37军率先向西南地区运动,24军与36军则向南疆地区转移。
22日凌晨,66军与39军也通过铁路向西运动。
算上之前的5个军,共和国总共动员了14个军。
这几乎是共和国陆军的全部主力野战军!
动员这么多地面部队,共和国准备消灭印度吗?
陆军的动员很引人瞩目,空军的动员则更有代表性。
22日上午,空军已经向西北与西南地区部署了大约2500架各类军用飞机,其中作战飞机超过1800架、运输机300余架、加油机近200架、各类支援飞机200余架。随着越来越多的作战飞机向西南与西北地区转移,空军几乎调动了所有作战力量,只在其他方向上保留了象征性的防卫力量。
此时,很多西方新闻媒体发现,共和国悄无声息的提高了战略警备等级。
也就是说,共和国提高了战略部队的威慑水平。
这表明,共和国把重点转向南亚的区,如果对付印度时遇到其他国家的威胁,很可能以核武器作为还击手段。
也只有在将常规军事力量集中到某一个方向上的时候,才有理由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