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寿道:“对,对,差点忘了这个,明天我就去办这个事。再顺便与大舅子说声,问问丈人家要不要也养羊。”
“羊?!”王氏道:“养羊?!养羊还要圈羊圈呢。而且每天清理也怪烦的,你忙的过来?!家里已经有两头了。”
“养吧,养了以后多生小羊,就有肉吃了……”李延寿摸了摸她的肚子,道:“孩子生了,也有点好吃的。不然以后乱了,他也太苦了。”
王氏心一暖,手也放了上去。
“大哥真的要去投军吗?!”王氏低声道:“多危险啊。”
李延寿一听就沉默了一下,也有点不赞同。老三在外投奔前程已经没了,大哥却还要投奔军中,万一……他是真怕万一。
李延寿的性格就是缩在家里的性格,他觉得哪里都没有家里好。
安安心心的呆在家里,安全又好。他是想不开,若不进,世道若退,斗升小民是连退都会死的。治世还好,若是治世,也许不至于到这一步,人与百畜皆都各安其职。若是世道乱了却又是另一道光景了。
治世,若治安乱了,盗偷杀人,都可以去官府告诉。而乱世,则是另一道法则,那个时候,官府废驰,要么就是管不过来了。盗匪只会更加的猖狂,躲在家里,也未必安全。
即使没有这些,也可能会有加税赋等诸事,便是安在家里田间,也未必能保得容身。
李延寿是不懂的。他不像李延亭,幼时经过十年的艰苦岁月。他不知道小老太之前的残酷。
所以,他不懂,也理解不了。
可是虽说如此,他也不会说出理所当然的这样的话,而是动了动唇,下意识的维护道:“大哥和大狗子是有本事的人,在家里也太可惜,从军虽然危险,但可能也会有升迁啊。大哥他,也是为了家里,为了大狗子的前程。”
这些年,维护家人,已经是他的本能了。
王氏心道,今年又是给三个狗子取大名,又是大哥要从军的,看来是真的要往前奔前程了。
这个憨憨还是呆在自己身边的好,他既没老大的本事,又没什么心眼。万一出去了跟老三似的,她可咋整?!
夫妻二人便睡了。
李延寿心里还有点担心李延亭,一早起来,李延亭和大狗子共骑一马已经走了。
“走这么早?!”李延寿道。
“要去帮着衙门里组队巡示街道,现在不光城里要巡了,城外也要巡示呢,所以人手就紧张了,现在还是隔天去,一天去城里,一天上山,说不定后面,要天天去了,”胡氏道。
“原来是这样!”李延寿闷闷的,再忙起来,怕是大哥连人影都没了。
他便道:“大哥与大狗子只一匹马,够骑吗?大狗子身量也长起来了。”
“不够骑也没办法,一匹马已经买着很贵了,再买一匹,哪里够有钱的?”胡氏叹道:“咱家里能买得起马,就算是村里独一份了,可是,这条件也不是多么富豪的人家,再买一匹,怕是艰难。”
“可是共骑一匹,也不方便啊。”李延寿道,“没有马崽子,要是有,牵一匹回来慢慢的养大了给大狗子骑,也就一两年长大的事。”
胡氏听了,笑道:“马驹子哪里这么好买去?小马驹也更贵呢,况且,现在管制着,要买更难了。”
李延寿叹了一声,便不吱声了。
也是,家里这一匹马都用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了,再买一匹,第一个是还不会低于这个价,甚至更高,第二个呢,便是买都不好买,马是战略物资,不像别的牲畜。
自家这个条件,也就那样,买一匹,怕也是极限的,因此李延寿虽觉心疼,却也不敢说大话。说了几句,回自家厨房吃了早饭,便匆匆的骑了牛车出门去了。
赵佶都听在耳里,对林觅道:“老二这个性格是真好,人更好。心里是真的想着家里的人。”
“以前他虽然在大事上粗心些,小事上却细心。若是当初的他,是注意不到这种小细节的,”林觅道:“可能是因为老三的事后,他变了不少吧。”
赵佶道:“是变了点,更患得患失了。”
林觅叹了一声,继续吃早饭。
家里都忙起来,李延寿去了王屠户家,王屠户不在家呢,大舅子在家,李延寿便说了养羊的事。王大舅子便道:“也罢,你的嫂子们在家,也能顺便牵一牵,不管以后养不养得肥,好歹以后有口肉吃,家里人口多,以后要是猪都不给杀了,怕是自家吃肉都成问题了。”
王大舅子挺感慨的,叮嘱他帮着问问哪里有羊,也给牵几头来,李延寿应了。
“以前哪里料到会有这样的时候,我这突然闲下来,还闷闷的呢,”王大舅子以前是很忙的,这个时候,早就上集市卖猪肉去了。可现在呢,都闲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