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天心领神会,故意夸张地道:“那些什么郡主、王子见了柳兄弟都要敬你三分,一个小蟊贼岂会有什么好下场。我说那蟊贼的下场必是株连九族,砍头示众。不过,若他主动出来承认错误,或许柳兄弟会饶他一命!”
柳怜卿忽然惊啊一声,看她神色逼真,李笑天也分不出真假,不禁问到:“柳兄弟想起何事了?是不是想起方才被盗的疑点了?”
前者瞬间恢复神色,向李笑天抛过一个好看的眼神后,道:“要是那蟊贼聪明的话,此时应该再看看偷我的东西。那可不全是银子,还有本公……本公子的身份证明呢?呵呵,小弟敢说,那人要是还有一分聪明,绝不会在此人多混杂的场合胡言乱语!”
李笑天与柳怜卿对视一眼,俱之气氛已经造得差不多了。拿出五两银子给店伙计后,向仍埋头喝酒的卫姓汉子看了一眼后,带着柳怜卿回到他们一桌。
还未等李笑天坐好,就见南宫心菲霍然站起,向卫姓汉子那桌走去,边走近边惊叫道:“你姓卫?你可是当年在洛阳为当地穷苦百姓发放十万两银子的卫小影卫大侠?”
正在喝酒的卫小影一怔之后,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道惊恐之色,颤声道:“咳,咳,姑娘说笑了。在下卫三景,怎会有那么多钱拿去济人,姑娘一定是认错人了?”
南宫心菲喜上眉梢,脆声道:“正是,一点不错!难道卫大侠忘了,当年你报的姓名就是卫三景?家父也是两年前才弄清楚,近十年来散财行善的卫三景,就是劫富济贫的‘飞盗’卫小影!”
“啊!”卫姓汉子惊叫一声,连忙后退,瞬间撞翻后面椅子,“这,这,你,我……”
身份再也无法掩饰了,“飞盗”卫小影急得一头汗水,因为他的“飞盗”名号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最好证明吗。
柳怜卿很快就想到这一点,身影一动,人已出现在卫小影身旁。卫小影不见柳怜卿满面怒色的样子,相反却见她正笑嘻嘻地盯着他。他不但未有丝轻松的感觉,反而感到浑身毛骨悚然。
“你是魔……公……”卫小影连抽了自己两个巴掌,“柳七兄弟,你大人大量,原谅卫某这次吧。卫某有眼无珠,不知是你大驾在此。得罪之处,卫某自愿受罚!”
除李笑天几人外,酒楼里不少武林人物。他们一听卫三景就是“飞盗”卫小影,个个吃惊不小。当下就有一个风媒走下楼去,他要快马加鞭赶往天下风媒集中地湖州,这个头等消息最少可以卖五十两银子,他怎能不急。
剩下的几个武林人与其他酒客都看得晕晕忽忽,前者知道“飞盗”身具一身极高明的轻功,逃命之术不说天下第一,也应第二,他如何对这个俊逸惊人的“柳七”害怕呢?这个柳七究竟是什么人?难道她的身份真的那么高贵,连那些郡主大臣都要敬她几分?
南宫心菲当年虽然年幼,但随父亲远远看了卫小影散财于百姓的整个过程,当时父女俩都对卫小影咱不绝口!现在,他的侠名更卓著,南宫心菲对其更加尊重。
南宫心菲怕柳怜卿真得重罚这个偷她银两之人,连忙走过去拉住她的手,摇晃道:“好妹妹,你消消气好吗?卫大侠绝不是那种平白无故偷人钱财之人,我们听听他的解释好吗?”
柳怜卿见南宫心菲对她的态度就如多年的闺中密友一般,不由喜从心来,笑道:“这,这……”
她装作出的为难样子果然使南宫心菲举手无措,后者下意识地把求助的目光放到李笑天身上。李笑天暗笑一声,也不揭破,道:“是啊,卫大侠虽然‘为盗 ’,但他乃盗中君子。近十年劫富济贫,行善千里,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如此为民积善行德之人,我们当应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柳怜卿作态已足,哪敢再托大下去。她的心思,李笑天好像都能猜知似的,她心中有数,只有掌握分寸,与南宫心菲相处好,才能跟着这个不介意她“魔教圣女”身份的男子。
“呵呵,既然你们都为这姓问的说情,我就给他个机会。这里说话不方便,到你们住的客栈去吧。”
李笑天向卫小影打了一个眼色,后者感激非常。刚才李笑天的每一句话都给他留下极佳的印象。李笑天一直在帮他这个陌生人说话,他自然感动不已。不过,接下来李笑天做了一个更让他惊讶的举动,让他对李笑天的认识瞬间更增几分。
这种一见即生的好感,为他们后来结下生死之交打下了良好基础。可以说除了伊刚之外,李笑天的又一个“生死之交”开始进入他的视野。
第八卷 神州飘摇 第01章 西北战起(一)
“那两个黑衣武士又来了,快保护将军!快,布阵后退,退往中军大营!”
西夏骑兵黑压压一片,将大宋军队冲撞的七零八落。这次本是双方开战以来,大宋军队第一次主动进攻。
这次进攻是由太原府地卫军二部大营发出,自三日前西夏军队渡过夏州与汾州之间的茂原壕堡防御线之后,西夏军队急行大军,闪电突袭,一万大宋守军节节败退,兵临黄河时,已几乎全军覆没。
汾州刺史吴彦与知州吴大成惊慌失措,一时无主,在派出州军一万五千人外,急命各县团练集中,向黄河岸边靠近。同时,三千里加急文书上报地师军总部驻地凤翔府。
夏州是西夏最靠近大宋西北边境的一座重镇,离大宋茂原壕堡防御线仅一百余里,而汾州是大宋西北离西夏最近的军事重镇,距防御线只有两百余里。
两镇各自紧守两国的边境,本来两镇都算不上大镇,但自从七十五年前党项族立国,建大夏国〔①〕以来,双方的摩擦日渐增多。自从延州之战以来,宋夏边境战事不断,为了边境防御,双方都对边境重镇大兴土木,加高加厚加宽,挖沟掘渠,建堡筑垒。如今,汾州与夏州都成为各自的首要边境军事要镇。单从防御上,这两镇完全可以用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来形容。因而二者位列天下有数边镇之二。
本来,大宋为防御大夏军,在麟延庆环各州要地,修建很多军事据点,并挖壕疏浚近四百里,沿宋夏边境,形成一条壕堡防御地带。堑壕丈半,堡垒近百,防御不可谓不强,但大宋自庆历四年夏降以来,就对大夏国这弹丸之地轻视非常。
虽然宋帝屡对大夏加官封赏,但对党项族拓拔部接受前唐赐姓一事,仍暗自嘲笑不已。朝中大臣多认为夏乃大宋属国,国力弱小,族民贫弱,多未开化,对其可不予防范。甚至有人这样认为,大夏国若不是大宋时时照拂,早已被辽吃掉,因而其国民绝大多数对大宋持感激之心。只有夏国朝廷中的极少数人心怀异念,才不时导致夏宋边境之争。这种情况不足为虑,从上到下,从朝廷到军队都未对大夏国持重视之心。
然而就在大宋天卫军团与北辽大军隔水对阵之际,大夏军队趁边境暴雨倾泻,出师兵马五万,冒雨潜伏,进犯宋境。
本来宋境堡垒近百,防御密度不可谓不严。壕沟上遍插丈余高铁刺,地上也遍布木栅、拒马绳、铁蒺藜等,堡上弓箭火油俱备。
看似万事俱备,敌不敢犯的情形,却在大夏军的突袭下,完全失去作用。据侥幸逃得性命的士兵回报说,西夏军好像从天而降,当壕堡上守军发觉时,近百壕堡几乎都已被夏军控制。
而后,局面完全成一面倒之势,夏军夺得壕堡后,部分人迅速冲进宋军大营,斩杀仍然睡意朦胧的宋军,另部分人除去壕沟内外障碍,填沟扑桥。
反抗的宋军只觉得不过一个时辰左右,足有四五万的西夏士兵奇迹般地出现在宋境一侧。敌众我寡,不成比例。未死伤的宋军边打边退,向黄河靠近。茂原地区本是一半平原,一半山区,而宋境却恰好在平原一带。如此,向来马战骁勇的夏军更是如龙如水,直追击宋军一溃千里。边境告急,大宋朝廷却犹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