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华都被气乐了,当着众臣的面数落左大将军:“威远公这是杀红了眼啊!这么想打仗,朕一兵一卒都不给你,你自己一个人骑马去草原。能杀多少杀多少,如何?”
左大将军:“……”
左大将军被噎得哑口无言。
姜韶华笑容一敛,神色肃穆:“战争不是目的,是手段。杀戮是不得已而为之。朕以为,对草原诸部落的威慑已经足够了。不宜再起战争。”
“除非鞑靼高车主动来叩关,大梁不会再主动出兵挑起战事。”
众臣一同恭声应是。
左大将军应得慢了一步。
姜韶华抬了抬眼皮,扯了扯嘴角:“威远公是对朕说的话不服?”
左大将军心里重重一跳。女帝陛下龙威日盛,轻飘飘的一眼,就令他心中凛然背后生寒:“末将不敢。”
“不敢就好。”姜韶华神色淡淡,敲打起左大将军来毫不手软:“朕知道你心里还是不服,不过,身为武将,就得听令行事。”
文臣如笔,武将似刀。
笔墨挥洒,要顺着天子的心意写文章。
刀刃锋利,刀柄得握在天子手中。
如果刀刃有了自己的意志,就意味着天子掌控不了武将。这样的刀,极其危险,必须要除去。
女帝陛下意在言外。左大将军如坐针毡,忙起身表忠心:“末将对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鉴。”
姜韶华淡淡一笑:“威远公不必慌张。朕当年敢重用你,让你做威远公,今日岂会因言治罪。”
“朕不打算再打仗了。不过,该有的威慑还得有。”
“朕要发国书,让所有叫得出名号的草原部落,都来见朕。”
“他们肯诚服于大梁最好,如果不肯,到时候,朕便让威远公领兵前去,让他们见识大梁骑兵的厉害。”
左大将军听得心花怒放,连声应下。
范大将军适时起身,向女帝陛下表示自己也愿领兵征伐。
姜韶华对范大将军便客气多了,笑着说道:“都别急。朕不想打仗,但是,如果他们都不识好歹,还在打着时不时来叩关打草谷的主意,朕也不会对他们客气。”
“这段时日,你们让将士们好好安顿休息。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策马扬鞭上阵杀敌了。”
……
草原大大小小的部落,根本数不清。有些数百人的小部落,今日还在,明天说不准就被人吞并了。
自然不是谁都有资格接大梁国书,至少骑兵人数得过千人,才勉强有被提一嘴的资格。
这么一算,需要送出的国书得有七份。
身为礼部侍郎的陈瑾瑜,拟定国书正是分内差事。姜韶华看完后,吩咐陆真盖上御印,再派兵送出国书。
国书前脚送出去,后脚就有草原部落来了边关。
算一算时间,他们是在得知柔然被荡平的第一时间,被吓破了胆,马不停蹄地就来了。
喜欢度韶华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度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