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田歆怎么读 > 第127部分(第3页)

第127部分(第3页)

俩人都不说话,一同看向窗外……

敬民这一段在京城的日子可谓是如鱼得水,杨大学士对他极为看重,派了府里的一个外事管家跟在他的身后,天天听候他的命令。

敬民是一个厚道人,性格又好,人又听话,每日早出归晚的在‘杨大学士府的田里’劳作。虽说田里的农活不需要他做,只需要将经验传授给几个经年老农就好。可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农夫,做田里的活那是天经地义,便时常和人抢着干活,后来被杨府的外事管家略略提点了几句,这才不下地。但是若是有人来问他问题,凡是他知道的一概传授。

敬民虽是只跟着雪梅学了不到一年,可是雪梅那是跟着老师学出来的,在全国也是拨尖的农业人材。只教一个敬民那是绰绰有余,虽然后来也教了顾二虎和重山,也不过是多费几句口舌罢了。

敬民的农业技术和现在的农夫相比,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光那一整套的精翻细作就让所有的农夫全部傻了眼。

尤其是当他们听到敬民家里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了五石左右,更是睁大了眼睛细细盯着敬民,不舍得放过他任何一个动作。

尤其是种子培育技术,更是令人咂舌。他们根本就想不到,单单只是培育一个高产种子,会费多大的力气。要在田里选择产量最高的那一株,不仅产量要高,还得颗粒饱满。这些还不算,还得把它们给分出公母来,公母相交才可以培育出高产种子。

这个在后世人人都知道的人工授粉技术,在明朝就是天书。

直让那些经年老农看得眼花瞭乱,直呼开了眼界。

杨大学士喜爱他为人厚道,再加上又知道他是姜恒未来的大舅子,也不愿过于埋没他。下了个手令,将他安排到户部管粮食的粮科做了一个不入流的知事。

虽然每月只拿五斗米的俸,可是好歹也是吃上官粮的人了。

这个消息随着姜恒和叶秋鸿中举的喜讯一起传回了刘家,令南河村的村民们羡慕不已。刘家居然有人当官了?虽然是个吏,可是好歹也是京城的吏啊。

还是管粮食的。

天大地大,粮食最大。

一时之间,刘家人在南河村风头无两。

就连顾二虎和重山在村子里,别人也得敬他们一声哥哥。

敬民虽说是管粮食的知事,可是粮科里的事情他也弄不清楚,他还是愿意去田里和农夫们呆在一起。粮科里的那些知事干事都是有学问的人,和他们在一起说不了三句话就犯晕。

再加上他性格单纯,实在不合适在衙门里办公。

万幸,粮科里的人也都知道他本来是干什么的,倒没分派给他事情做。他虽说是在粮科里做事,可是一天倒是有一大半时间在田里。

要说敬民没脑子那也是假话,他天天往田里跑,如果说不知道去的地方是皇庄那真是做假。那几个老农莫看样子是农夫,可是个个身上都有官职,不是博士便是知事。

可是没人告诉他,他也只装作不知道,每日乐呵呵地和几个老农谈论农事。

这一日,他粮仓里教几个老农如何对种子进行增产培育。

“……这种子下地前先洒了农药,成苗后抗倒伏能力就强些,而且更抓土,根系也旺,最重要的是一些幼苗期常见的苗病就少出了……”

敬民一一列举了幼苗期苗株会出现的各种病症,以及如何利用农药将这些病症给杀死在萌芽状态。

他一边说,那些老农手里拿着炭条在记录。

说到兴起之处,竟是都未曾发觉粮仓门口站了几个人。

中间一人三绺髭须随风飘动,身穿书生们常见的宝蓝缎直裰,脚下粉底皂靴,头戴方巾,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分别。只是从身后众人对他的恭维和畏惧感来看,此人必是身在高位。

那人站在粮仓门口听了一会,满面笑容,不时的点头,显见得是听到心里去了。

又站了一会,见到里面的人依旧是谈兴正浓,身边的一个侍从模样的人忍不住了,要进去唤人。

那人连忙阻拦,“莫要惊扰,且让他们说去,我们先走吧……”说着便悄悄抬腿,如同来时那般,静悄悄地离去。

从来到走,粮仓里的众人没一个发觉的,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敬民讲课。

侍从低头随着那人慢慢离开了粮仓,心里却不停的叹息。怪只怪姓刘的这个小子没好命,竟未能得见天颜,不怪他没将事办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