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体子本来就弱,这冬天冰天雪地,身上没有半点暖和劲,哐当几下就死了。死的不仅仅是阿日斯楞的老爹,还有很多其他的老人,这冬雪就是阎王的索命无常。
不过死了就好了,死了就不用去想这许多麻烦了。
整个冬天,到处一片死寂,阿日斯楞如此,托娅如此,烙月也如此,整个大西厥也是如此,大家都在默默的抵抗着严寒,在心里咒骂这该死的冬季,该死的上苍。
省吃节用,终于熬过了草原漫长的冬季,随着冰雪的渐渐溶化,草地上开始冒出了新芽。
熬了一个冬季的牲畜也瘦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使劲地啃着雪地上的新芽。营地里也开始有了笑声,就连狗的叫声也舒爽了。
各种冬眠的动物走出了窝,它们尝到了春天的嫩草,而人却尝到了它们。即使它们瘦的也只剩下了骨头,可是对于人来说这却是个新的开始。
烙月也在托娅脸上看到了春天的般的笑容,他知道冬天结束了,春天来了,丧季结束了,这才是万物生存的真正空间,烙月渴望着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这是烙月对草原的相像,他一直认为这个样子才算是真正的草原。
可惜她始终没有这样幸运,注定了要有遗憾。
正当烙月还处在春天的喜悦中的时候,西厥边境却响起了骑兵的号角声。去年冬天,西厥人的大部分牧场受到了风雪和狼害的双重攻击,而乃蒙人却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乃蒙就是瞅准了这西厥尚未恢复元气的机会,驱逐铁骑在西厥人的土地上烧伤抢掠,极尽本事。
西厥小王爷少布是个血气方刚的人,那受得了这个恶气,立马下令在各部抽掉人马,三日后在哈拉戈尔滩集结,准备扑东而去。
阿日斯楞一听说西厥和乃蒙要开战立马就来了精神,憋足了一个冬天的气,正好拿到战场去撒,阿日斯楞、孛日贴、棘达立马组成了小队,由阿日斯楞做队长,后来附近营盘的布和、巴图也加入了阿日斯楞的队中。
布和是个四十多岁的父亲,家中还有妻儿,儿子才十三岁,性静恬和,少与人争。看上去只怕比棘达还要瘦些,马槽脸,脸肉塌陷,骨骼尽显,一脸的精明强干,眼炯神明。
精于箭,百发百中,从不虚发,是个精明的悍将。
巴图也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妻子有孕在身,还未生产。个高体壮,头上除头顶中线留有头发以外,其他地方都剃了精光,头发盘成辫子翘在脑后。一脸红筋肉,状若石板精铁,眼睛常常瞪着,有种张飞瞪眼的狰狞模样,远看令人生畏。身强力大,勇猛拼死,实实在在的一个莽汉。
五人组队完毕,各自整顿马匹,炼弯刀,铸铜锤,擦长枪,备鞍饱马,准备向北到哈拉戈尔滩集结。
可是一听说烙月不去,阿日斯楞便觉得可惜。放下手中活计来劝烙月,无非是说男儿生来本就是战斗的,为了家人,为了族人,战死也是光荣的;好似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寿终正寝却不见得是光荣的事,反以战死沙场为荣。
烙月当然不愿离去,他这躲都还躲不过来呢,怎么还会主动上战场呢,烙月不怕死,只是不愿去送死,战争便是杀戮,杀戮或者被杀戮都是罪,都是糟践生命。
再说了这乃蒙和西厥打战,他一个大夏人搀和什么,想打就打呗,等两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大夏派出一只骁骑,只管横少西厥、乃蒙,说不定因为这场战争,大夏可以免除了长期盘踞、虎视眈眈的两大劲敌。
这样一来,就在无形中帮了大夏,可是也帮了宣德这家伙,这乃蒙也真是的,为什么不直接向南攻入大夏呢,只要攻入金城抓出宣德老儿,大夏百官无首,国中肯定一片混乱。
到时候乃蒙铁骑在一路南下,金银珠宝,美女佳人,锦缎绸米,雕梁画栋。凡是人间能有的好处,都能得到手。
不参战的男人都是怕死的懦夫,整个西厥人都这么认为的。这样的男人是不会有出息的,也不会得到女人的亲昵,西厥草原上不准有这样的男人。
就算是托娅和阿娜日也是失望地看着烙月,看黑唐古平常也不是个懦夫啊,可是等到要上战场的时候他却退缩了。
从托娅的眼神中,她仿佛在说,阿日斯楞虽然有那么一刻对不起我,可是至少阿日斯楞是个不怕死的英雄,马背上、战场上的真英雄,就算他黑唐古本事再大,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等到真正上要上阵厮杀的时候他却第一个退缩了。
阿娜日也希望烙月上阵杀敌,她阿娜日爱上的肯定是个英雄,真英雄,世间女子争羡的真英雄。劝说烙月参战,至少可以与阿日斯楞他们相互帮助,战场上,生死难料,若不能兄弟同心、相互帮助,独立难撑,绝难活命。
不是劝烙月去死,而是要烙月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她阿娜日,她托娅心中的英雄。
烙月心头一热,加上不愿看着阿日斯楞等人去死,这人一死阿娜日和托娅都会伤心。阿日斯楞可是托娅未来的丈夫,阿娜日的亲哥哥啊。
于是烙月以黑唐古的身份参加了队伍的编制。如此,营地里便集结了六人,还是由阿日斯楞任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