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秦帝国风云录游戏最佳阵容 > 第152部分(第1页)

第152部分(第1页)

宝鼎举起号角,仰首向天,用尽全身的力气吹响了。他在召唤“宝鼎”的灵魂,他要告诉“宝鼎”,他回家了,他就在站在家乡的大河边上纵情长啸。

韩非、琴唐、南山子、姜平、马骕,还有毛子睿……还有胖顿翁侯隧委等人默默地站在远处,望着在河堤上疯狂吼叫的公子宝鼎,望着和他同样疯狂的一大群人,他们这才意识到宝鼎决心杀进河南不是冒险之举,而是早就谋划好的,他早就想到要回乌氏,然后借助义渠人的力量,与月氏人和北军将士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三路攻击贺兰山。

此策一般人想不到,也不敢想。因为他们没有公子宝鼎这样高的地位,也没有他这样的实力,只有公子宝鼎这样的大权贵才有可能调用如此多的力量去打贺兰山的匈奴人。

第二天,大军抵达乌水和大河交汇之处。宝鼎下令在此扎营,寻找合适地点渡河。

翁侯受邀赶到公子宝鼎的大帐。

宗越把斥候探查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匈奴人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其主力一部分在大河北岸设阵阻截追兵,一部分正在全力渡河。至于大河以南的情况目前一无所知,但从匈奴人的撤退速度来看,秦军应该正在攻打大河南岸的林胡部落,而且攻势可能非常凶猛。

“现在就看谁的渡河速度快。”公子宝鼎说道,“匈奴人只有羊皮筏子,其主力若想全部渡河,至少需要十天以上。假如我们能在十天之内渡河,必定可以击杀匈奴人。”

“目前这种形势下,匈奴人全部渡河的可能性有多大?”司马断提出质疑,“我大秦军队正在攻击河南,而月氏大军又尾随杀来,匈奴人腹背受敌,这时候难道他们还打算与我们决战?”

“河南之地的林胡、空同和白狄诸种不会硬拼,他们肯定要北撤,向贺兰山方向撤离。”乌原支持司马断的推测,“最起码短期内他们会避开我们的锋芒,以减少损失。”

“匈奴人和林胡诸种不会放弃河南。”公子宝鼎坚持自己的看法。

“在匈奴人看来,大秦人出塞作战,一不熟悉地形,二没有充足的食物,其三在骑军武力上也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匈奴人根本不会畏惧,他们会以最快速度返回河南之地,给大秦人迎头痛击。击败大秦人之后,匈奴人掉头再打月氏。月氏大军长途跋涉而来,他们和大秦人一样,不熟悉地形,也没有充足食物,而其王庭形势又极其不稳,匈奴人认为月氏人没有决战的勇气和决心,一旦匈奴人做出了决战态势,月氏人必定撤军。”

“匈奴人对河南局势的判断会导致他们对此仗充满信心,这时他们还会主动后撤避敌锋芒吗?”

“在我们看来,目前形势似乎对匈奴人的确不利,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匈奴人和林胡诸种实际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有贺兰山和大河之险,有河南北虏部落的支持,有充足的军队和食物,反观大秦人和月氏人,虽然对河南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但两支大军都是长途跋涉而来,无论是军队的数量还是武力都没有优势,食物武器就更不要说了,主要靠掳掠补充,因此这一仗匈奴人有绝对胜算,他们没有必要避敌锋芒,相反,他们会凌厉反击,将对手斩尽杀绝。”

“我们打河南的目的是什么?是来杀人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匈奴人和林胡诸种像赶羊一样赶进贺兰山。如果匈奴人和林胡诸种部落全部后撤到贺兰山,坚壁清野,大秦人和月氏人能在河南支撑多久?假如匈奴人有意吃掉我们,想方设法纠缠不休,等到我们两路大军难以为继,不得不后撤的时候,匈奴人再给我们致命一击怎么办?”

帐内顿时鸦雀无声。月氏胖顿翁侯隧委的脸色也是异常凝重,因为宝鼎一句话说到了要害。

对于北虏诸种来说,遭遇强敌之后肯定要撤退,以避敌锋芒,这是游牧人的特色,他们不会傻到与敌人硬拼。河南地形复杂,地域广袤,有高山密林,有大河沙漠,在这种地方与强敌周旋很容易,几个月一拖就能把敌人活活拖死。

“所以我们要急速渡河,要急速杀上去,缠住匈奴人。”宝鼎大声说道,“另外再派一支军队沿大河北岸推进,一直杀进贺兰山,切断匈奴人和林胡诸种的退路,防止他们撤进贺兰山。”

翁侯当即要求继续沿北岸杀进。他不想过河,过河以后风险就大了,想撤都撤不回来。

宝鼎与月氏人商定了一下具体计策,随即下令乌氏短兵即刻渡河,先在对岸开辟渡口,并火速与乌氏义渠人取得联系。

第166章 韩非子曰

要回家了,过了河就是家。乌氏短兵最为急切,而墨者、虎翼卫和琴氏劲督卫也是满怀热情,全力协助。

这段河面非常宽,水流较为平缓,羊皮筏渡河的安全性大大增加。后世这地方就是著名的黄河九渡,有十几处渡口。宝鼎选择在这个位置渡河,正是因为他知道这地方适合行筏,但这个时代,此处是北虏和中土的交界处,流血冲突时有发生,没人会在这个危险的地方渡河南下。

数百名乌氏短兵和几十个墨者、工匠到了对岸后,马上开辟渡口,安营扎寨。还有一部人则砍树制筏。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工匠和将士们的造伐速度大大提高,考虑到时间紧迫,工匠们放弃了制造巨筏,而是制造需要两百只到三百只羊皮胎的中型木筏,这样制造时间大大缩短,而运输能力却没有降低。

第二天,又有数百名将士抵达对岸,帮助制造木筏。

在几百里之外的地方。匈奴人也在匆忙渡河。宝鼎决意要把匈奴人放进大河南岸,所以一再要求月氏人,暂时不要攻击,就在这里等着,也做出渡河之势,摆出一副要与大秦人东西夹击,以寻求与匈奴人决战的姿态。

这其实就是示敌以弱,告诉匈奴人我实力不够,我一个人打不过你,等我的帮手来了,再和你打。

月氏人想打,想乘着匈奴人渡河的时候半渡而击之。隧委和几个手下商量之后,随即置宝鼎的劝告而不顾,打算第二天清晨拔营东进,向匈奴人发动攻击。

这天夜里,宝鼎与赵仪两人帮助韩非整理西行笔录。韩非在纪录中把宝鼎夸到天上去了,把杀死匈奴三大权贵的功劳全部记在了宝鼎的头上。前些时候宝鼎就劝过韩非,不能这样写,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对自己有害无益。

“师傅是不是嫌我命长,想杀我啊?”宝鼎实在看不下去了,把手上的笔放了下来,郑重其事地问道。

韩非正在伏案疾书,闻言惊讶地抬头望着宝鼎,“此话何意?”

“师傅,我对你说过,请你实事求是的写。”宝鼎说道。“休旬王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杀的?不错,这个计策是我出的,但你一笔带过就行了,你要重点突出将士们的功绩。还有,月氏王庭那一夜的袭击,如果没有月氏人帮忙,我们能全歼匈奴人?当然了,这个秘密不能写,你可以说我胆大妄为下令袭击匈奴人,也可以说此策是我们使团共同决策,总而言之,你要把我的作用尽量淡化,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将士们对大秦的拳拳忠心,去纪录他们在战场上的勇敢和威猛。”

韩非不高兴了。文章怎么写那是他个人的事,他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还轮不到公子宝鼎来指手划脚。

“我写错了吗?”韩非质问道,“我没有实事求是吗?”

赵仪看到韩非不高兴了,急忙在案几下拉扯宝鼎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和师傅顶撞。文章怎么写当然是师傅的事,你可以评价,但你哪有资格告诉师傅应该怎么写?

“你当然没有实事求是的写。”宝鼎正色说道。“我定策不过是几句话的事,而将士们执行我的计策却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但你呢?你把主要笔墨放在我的身上,对将士们的功绩却一笔带过,这明显就是不公正,这也叫实事求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