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刚最近很忙碌,秋税的收缴,各地索要银钱的奏报,定边军新军南下的军饷和钱粮准备,等等事务都摆在他的眼前。但是,他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则是元朝突然派来的贡赋检点官。
自从三十年前定好了贡赋之后,吴越两朝一直老老实实按照每年两百万两银和两百万石粮上缴,两朝会耽搁官员的俸禄、各地救灾的银子,却从来没有耽搁过给元朝的贡赋,都是按照议定的条款,将钱粮运往元朝各处。
因此,除了第一年上缴贡赋时,贡赋检点这个官从未出现在南边两朝。这一次,元朝突然派人南下,到底为了何事?实在令人不解。皇帝原先十分关心新军南下之事,如今也不得不全心关注这件事了,毕竟和海盗比起来,元朝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随时拥有灭亡朝廷的实力。
也许是三十年来,除了派遣一些礼仪上的官员南下,再没有派遣有实务的官员南下,所以元朝的这一动作搞得越朝众多官员无所适从。偏偏那个贡赋检点官却不疾不徐,一路上各地官府不得捏着鼻子小心接待,游山玩水不亦乐乎,还要两天时间才能到达江宁,搞得所有人心中惴惴不安。
内阁和皇帝商讨了多次,还是搞不清楚元人的真实目的,只能任由对方慢吞吞的南下,见了面再想办法应对。杜文心这些老臣都没有办法,想不出元人的目的,更不用说唐海刚这样的新贵了。
唐海刚当了几年户部尚书,内阁里也算是老人了。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早已不是早年刚到江宁时的幕僚形象,与同僚交往中自有一番气度。日常生活,更是注重修身养性,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尚书府上的景致和精致生活无不让人羡叹。
但是,江宁居大不易,尚书府上几房小妾、幕僚、各式奴仆、戏班子等等都要开销,每年单靠俸禄和收受的好处费堪堪能够,要不是苏圣平通过商社分红孝敬的银子,恐怕唐尚书还无法维持那样的生活。
苏圣平给钱也给的干脆,直接就是江宁复兴商社一成干股。别小看这一成干股,有南风酒、香皂、肥皂、白砂糖几样紧俏东西,除了一个王家商铺也有之外,再无别处可得。两家又是合作关系,不仅是垄断了市场,关键是东西又好,价格自然居高不下。据说,今年又有什么卷烟、火柴等好东西,恐怕那一成干股就要分的更多了。
难得的是,苏圣平给了这么多孝敬,却从来不怎么麻烦他,除了前几年出力帮他讨了个福建靖海使之外,并没有提过什么特殊要求。何况这小子办事确实厉害,剿灭了福建沿海的海盗,这会又挥军北上,连皇帝都说自己慧眼识人,举荐的好。平常最多就是职权范围之内,帮着拨点民团和海军的补助,和给自己的好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搞的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吃过晚饭,唐海刚习惯性的在花园里散步,也没有什么定数,就是走到身体微微发热。可天凉了,年过六十火气不足,要走到身体微微发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花园里走了一圈,看到管家立在花园边上等了一会了,恪守自己散步时非紧急事情不得打扰的准则。干脆转过去,问道:“何事?”
管家弯腰低头,答道:“回禀老爷,复兴商社的李东跃管事说是有急事求见。”
唐海刚一愣,心道这李东跃除了每年年底上门拜见一次,也是和管家算算当年的收益,再就是替苏圣平拜年,平常倒是从来不曾上门。难怪管家会亲自等着禀报,否则唐尚书的家门寻常人可登不了,更不用说让管家亲自禀报了。这李东跃突然前来,难道是有什么事情?道:“他可曾说过什么事情?”
管家答道:“未曾,带了个人,说是给苏圣平大人带口信,要亲自说与大人。”
唐海刚心想,既然是苏圣平的事情,那就见见吧,道:“带他们会客室见。”说完,就又在花园里散步。苏圣平亲自来了,才能让他改变习惯,两个送信的,自然不存在怠慢不怠慢的问题。
过了两刻钟以后,唐海刚才进了会客室,管家陪着的李东跃和刘天瑞赶紧站起来躬身行礼,唐海刚入座后,道:“免礼,坐吧!”三人才得以入座。
唐海刚一看,李东跃自不需说,另外一个人看起来五十开外,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倒是双眼看起来相当有神,估计就跟当年自己在闽王府做幕僚时一样。道:“李管事,着急见本官有何事?”
李东跃赶紧站起来躬身答道:“禀阁老,这位是苏大人派来的信使,不识得府上,托小人引见。具体何事小人也不知晓,他会向大人详细禀报。事关重大,容小人暂且告退。”
唐海刚朝管家看了眼,管家立马就领着李东跃出去,只剩下唐海刚和刘天瑞在屋内,这时刘天瑞才站起身来,躬身道:“阁老,苏大人在浙江剿寇,途中遇到南下的王家商铺管事,禀报了有关元朝贡赋检点官南下的事,苏大人觉得事关重大,让在下赶来江宁禀报大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海刚哦的一声,道:“怎么说?”
刘天瑞接着说道:“贡赋检点官南下是为了代金券之事。”
唐海刚眉头一皱,元人推行代金券之策,他是知道的。户部还曾经讨论过,得出的结论是:看似好处多多,实则难以实行。
代金券无疑脱胎于钱庄的票据,但那只是私人的,是以钱庄的私人信用和关系为基础推行的。元朝的代金券面额不大,分别是一两、二两、五两和十两,主要是用来商贸。只要拿着同等数量的金银,就可以到各地的官府兑换同等面值的代金券。
众人认为,代金券方便是方便,但是很难全面推行,尤其是在安全方面,仿制、账目往来结算等等。但户部众人认为,如果是朝廷推行这种政策,将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假冒仿制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现在私钱尚且控制不了,何况只是一张纸片,如果有人破解制作之法,或者说仿制的像一点,想要欺骗人还是很容易的,到时可就麻烦了。要说这还是技术性问题的话,讨论中户部那些常年与钱粮打交道的人,更是提出了不少原则性问题。
比如有人就说到底整个朝廷需要多少代金券,能够发行多少代金券。要是苏圣平听到这种疑问,定然会想要把他“收入囊中”。因为虽说疑问是朴素的,但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货币发行最基本的两个概念货币发行量和准备金。
最终,所有人都认为元朝这代金券政策会一败涂地。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元朝国师强力推行下,特别是忽里温登位后全力支持,元朝中原汗国版图内,理论上代金券已经全面铺开,而且效果还不错。至少,很多元人和商人认为这样其实也蛮方便的。只是户部那些人还是认为这是因为代金券刚刚发行,加上元朝上层强力推动,所以暂时没有问题,假以时日就会出现重要的疏漏。
现在苏圣平的信使说元人南下的目的是为了代金券,唐海刚狐疑的问道:“什么意思?”
刘天瑞答到:“元人要吴、越两朝也使用代金券。”
唐海刚惊道:“什么?此话当真?”这事跟户部关系最大,由不得唐海刚着急。
刘天瑞倒是依然镇定,道:“禀阁老,苏大人只是从王家管事那边得到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也不敢肯定。所以才让在下前来,秘密禀报大人,免得消息外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好让阁老有所应对。”
唐海刚听了,心想那王家商铺的管事如何能探听到这种消息?不过,苏圣平能想到把这消息禀报给自己,就比较上路了。不管这事真假,自己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对策了,明日和皇帝见面的时候,略微提一下,顺便再说一下应对的措施。到时要是这事是真的,岂不显得自己有先见之明,即使最终是假的也无所谓不是。想到这,考虑到苏圣平和东南党大佬的关系,就问道:“这个消息还有没有禀报别人?”
刘天瑞答到:“在下到了江宁之后,就直接找到李管事,未曾见过其他人。再者,苏大人嘱咐只能报给大人知道。”
听到这,唐海刚心中尽管狐疑苏圣平为何不把这事报给周秉政或者杜文心,但苏圣平既然如此交代必然有他的打算在这。道:“如此最好,辛苦了。”说完端起茶杯,有点端茶送客的意思。
刘天瑞倒是接着说道:“苏大人心忧国事,冒昧让在下向阁老转达一下他的担心。他认为这一消息可能性很大,元人逼迫朝廷使用代金券,必定是心怀歹意,不得不防。”
唐海刚微微一笑,道:“苏大人擅长理财之事,江宁诸人也多有所耳闻。不知道他对元人代金券之策和贡赋检点官南下之事有何高见?”
喜欢南风紧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南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