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细荆条点指上面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域。
“漠北达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草场,但苦于雨水稀少,这都源于土质沙化形成。即使有雨,也被旱土给吸干。但我有种植防沙耐旱植物的办法,能彻底改变北漠的土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北草原会变成富饶之地。”
面前的头人们都兴奋的点头交头接耳。
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我目前最主要的是解决你们的生存问题,我要重点控制你们的生育人口,这是解决你们冬季食物的更本办法,我会派医官驻扎你们的营地,今后你们的人口生育必须接受我大吴帝国的管辖,作为条件,我大吴帝国每年冬季来临前,按户分派食物和衣物,还有取暖的木炭。”
众人都点头,中原的木炭那是昂贵的东西啊,即使是中原也是地主和皇室才用得起,如此的配发还从没听说过。
其实在有大型的炉窑后,成几十吨的烧制木炭已不是问题。
面前的阿巴嘎旗族大单于起身拱手道:“大吴皇帝,先前的条件我是决然相信,就怕在你之后,中原帝王更替,会再有变啊。”
我哈哈大笑:“你们就坐在聚宝盆上,难道你们自己不知道么?”
面前的众头领都是一愣啊。
我点指几处道:“丰富的铁矿,铜矿,金矿,还有煤矿,它们就在你们的脚下,你们有了这些就能和我中原子民交换任何物品了。我会传授你们挖矿开采之法,还会教授你们冶铁和炼焦炭之术,有了这些,你们即使不游走牧马放羊,也能有物生存下去。”
几十个头领都面露兴奋之色,这面前就是光明的大道啊。
我最后正色道:“归顺我中原吴国,不是当奴隶,而是作为我平等的子民,我们要和平的共处,这需要你们头领都好好做自己部族的工作。”
最后的匈奴王庭在三天后和我签署了平等的《匈奴大吴河西条约》
205年3月
150万北匈奴游牧民正式的归顺我大吴国。
在令诸葛亮选拔中原的进漠北官吏和工匠后。我召集南北匈奴120旗开会。
在大帐中,我指派了管辖漠北的十位大单于,明确的画分了地界和所辖的部族。这都是先前经过几轮的讨论后才得出的最好结果。
北匈奴和南匈奴也不会为各自的领地引起纷争。
我会派官吏去打好界桩,明确他们的四面分界。
明确的指定了几处的天然牧场,作为官家的牧马和放羊之地。
各牧民的私有羊群和马匹,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外放养。
大吴帝国按牛羊马的等级收购和交换物品。
这样,匈奴人就成了不依靠放牧的民族。
给驻扎开垦的各部族打好饮水灌溉的机井,不久,漠北的旱地上就有绿油油的庄稼和水果树林。
在江南我早就让专人培植出耐旱固沙的植物,大量的让匈奴人去种植。
人工的农场有机土壤也是在沙地上广泛的使用。
在大量的开矿和冶炼的工匠到来后,带领各部族在其领地开始破土挖掘。
先前抓获的近十万精壮匈奴男丁,全在修筑长安到漠北的官道。
各漠北头领都知道,今后必须要一条进中原的平坦大道来运送南北的货物和马羊。
此外我还征集130万民工去漠北,开山挖渠。干嘛这是?
修建人工水渠,灌溉绿洲啊。
在河流的中部修拦河大坝,在雨水季节就提高水位,让水四面分流。
进入周围的低矮洼地形成水库来灌溉周边的良田。
漠北是不缺少河流的,但土壤干涸,水流布了多远就干旱掉。
我让人拿石头和卵石堆砌水道,拿水泥胶合,这样很快就修建起上百条引水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