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千古大运河戴建明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没有大运河,大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

至元十七年(1280年),征服南旺水脊,开通济州河;

至元三十年(1293)秋,凿成大都至通州的通会惠河;

泰定二年(1325),用役工万人次 、前后历时达36年之久的会通河修成。

至此,弃“弓”走“弦”,“马头上的缰绳”最终被彻底地拉直了,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在一起,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命脉。与隋代的南北大运河相区别,这条大运河此时被人们称为——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横空出世!

京杭大运河由以下个段组成:

通惠河:也称大都运粮河。自昌平引水入大都,再从大都达通州;

通州运粮河:从通州南下大沽河,西接御河;

御河:即卫河,从天津南至临清,接会通河;

会通河:从临清至须城安山,接济州河;

济州河:从须城安山接泗水,入黄河,接扬州运河;

扬州运河:从黄河到扬州瓜洲,入于长江;

江南运河:由长江口经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抵杭州。

蒙古人以他驾驭烈马的雄气和魄力,定都华北,接着扭转大运河自西向东的流淌方向,将原来如张开的折扇状大运河,一转成为直线型京杭大运河,改写了大运河的历史。这里的“一转”,是巨大的国力投入,是无数黎民百姓热血乃至生命的代价。

从此,北起今日的北京南至今日杭州的大运河全线贯通,内河船只可自杭州北上3500多里直抵大都。整个运河由初开时以漕运为主,迅速衍生为货运和客运并举,浩浩3500里的大运河,融北方的豪壮与南方的灵秀为一体,集北国的粗犷与南国的妩媚于一身。用更加甘冽的乳汁,抚育两岸那更加发达的头颅,更加健旺的身躯,更加娇美的面容;去蕃孳两岸那更加饱满的稻谷,更加肥硕的牛羊,更加郁烈的花香……

哦,大运河风帆如樯,往来无绝,那份繁忙,3500里运河简直就是3500里熙熙攘攘的集市。与这份繁忙相对应,东部沿海日益荒凉、寂寞下去。海上运输被中断了,被忽略了,或者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大运河水以它的富有,孕育出沿岸一座又一座的明星城市。从大都到通州,从德州到临清,从济宁到扬州,从常州到苏州……它们像发面包似的,一天胜过一天地“发”起来。当时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几乎全部集中在运河沿岸。与运河沿岸这种密集的富裕城市带相对应,整个中国东部的海岸,城市寥如晨星。有人说,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是泥沙海岸,以南是基岩海岸。基岩海岸水深、沙少,易建港口,由港口又可发展成为城市,而泥沙海岸不宜于建设港口,也就难见城市。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又怎样解释今天的上海、天津……在中国北方海岸线上的崛起?

——这一切与大运河有关。

大运河,酿造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之后的历史,整个民族也在为大运河酿造出的这份繁荣支付代价。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功勋卓著。为铭记他不朽功绩,后人为他修建起了一座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今天北京市内西海北岸的一座小山上。比起终日喧闹的后海来,郭守敬的纪念馆相当冷清,前来这里追怀先辈的人寥寥无几。在日益现代化的时代,运河,再不是都城的命脉,再不是王者的神经,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远成了古代文物,远在了我们精神难以触及的地方。追逐实利、很现实的人们,再没有要来的理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横空出世(5)

小山下,郭守敬雕像肃穆挺立,犀利的目光凝望着他在世时繁极一时的银锭桥方向,默然无语。

你看到了什么?

深秋,我伫立在郭守敬塑像前,默默地这样问着。

回答我的是从塑像边掠过的浩浩天风。

暮色渐浓,檐角悬着的铃铛在晚风中间歇响起,一声,又一声。像是追念,像是怀想。倾心聆听,其中有说不出的慰贴和凄凉。它像一个多情的幽灵,独自追思着那不可唤回的渺若烟云的以往,又是赞美,又是惋惜,又是哀伤,充满怨望和依恋,在薄寒的空气中不住地颤动……

“功漕神”(1)

元帝国因运河输来的漕船而强盛,因运河送来的战船而灭亡。

运河还是运河,不同的是今天运河来往的船只上飘扬的不再是元帝国图案复杂的九龙旗,而是朱元璋的大明旌。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淮右布衣”朱元璋成了明太祖。

当明成祖登位后,他决定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首先要建好都城,大量的建筑材料要运到北京去;将来都城在北京,漕运要考虑到;这些都仰仗于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方向水运的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至关重要的地位再次凸显出来。从速、从快疏浚、治理大运河,进入了史书称“智勇有大略”的明成祖的战略视野。

会通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河段之一。我们还记得,这段河是由郭守敬等勘测设计、礼部尚书张孔孙等人领导,历时36年得以最后挖成的。

然而,尽管它的开通实现了“拉直马头上的缰绳”的“朕愿”,京杭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但这段河道的通航情况并不理想。不知道是不是天才科学家郭守敬在这里的测量出了差错……济宁的地势比南旺低,往南旺方向分水,实际上是要“水往高处流”,留下了工程隐患。河道常患浅涩,漕船经常在这里搁浅;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每岁不过漕数十万石。

在整个元代,会通河水量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至会通河的效率非常低下,管理和维护也都相当困难。

如果当时元世祖不以“全国水事繁重,爱卿不可专事一项工程”为由,能让郭守敬主抓这项工程,而不是让不懂水事的礼部尚书张孔孙等人来主持,也许,郭守敬早就发现了会通河的病症,并加以彻底的医治;如果郭守敬再年轻些,能再来实地考察,也许这个问题也早就解决了。可是,这一切只是“如果”。会通河1325年筑成,而享年87岁的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在9年前(1316)就仙逝了。他没有能看到会通河的开通。

终元之世,会通河症结未除,这个难题留给了后世。后世呼唤着另一位“郭守敬”,一位能使会通河“回春”的“妙手”!

岁历翻到了永乐九年(1411)。这年春,济宁州同知潘叔正建言:“会通河道……淤塞者三分之一,浚而通之,非惟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实国家无穷之利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