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是国别体吗 > 第1062部分(第2页)

第1062部分(第2页)

为了达到终极目的,美国陆军进行了长达15年的现代化军事改革。

即便在发达国家人均寿命超过90岁、百岁寿星随处可见的21世纪中叶,15年仍然是段漫长的时间。问题是,对建设一支强大军队来说,15年却非常短暂。虽然美国陆军在制订改革计划、也就是军事现代化发展规划的时候考虑到了世界大战的威胁,但是出于种种现实因素,订下的发展时间仍然是20年,而不是15年。客观的讲,这也符合实际情况,即陆军的平均建设周期在20年到30年之间,如果将发展规划订为15年,即便不用担心会遭到国会质疑也得考虑建设成果。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军人能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新的军事制度与军事思想,或者说能否用如此短的时间完成新老更替。不管怎么说,美国陆军的现代化改革肯定要遵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事实上,美国陆军缺乏全面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在技术推动下进行的从装备到战术的大变革。从历史上看,陆军的几次重大变革都与美国无关。冷兵器时代就不用说了,那个时候美国还不存在。进入热兵器时代后,由火炮、机关枪与坦克引发的三次陆军变革也基本上与美国没有关系,都是由欧洲国家发起,并且在得到验证之后才被美国陆军采纳。这也无可厚非,在大西洋与海军舰队的保护下,美国当局完全不用担心强大的欧洲军团,也就不用在陆军改革探索时期投入太多的物力财力,完全可以坐享欧洲国家的改革成功,再利用强大的基础实力超越竞争对手。

举个例子,英国人发明了坦克、德国将其发扬光大、苏联则将坦克推向巅峰,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装备M1的美国陆军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装备T72的伊拉克军队,使美国坦克成为新的风向标,一时之间,120毫米滑膛炮、燃气轮机、焊接装甲、尾部弹药舱、贫铀合金装甲与穿甲弹、自动抑爆系统、被动红外夜视仪等等M1上的标准配备成为了衡量主战坦克性能的重要指标,甚至连M1的外形都是“先进”的代名词,不然韩国陆军也不会在K1之后搞了个与M1A1类似的K1A1。要论风光的话,恐怕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T34能够与之媲美吧。

问题是,这种“模仿加超越”的模式,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的基础实力,特别是基础科研实力。再来看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0多年间的发展经历就能发现,只要找准了发展方向,即确定了目标,美国就能用其强大的基础实力让陆军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对手。仍然以坦克来说,在M1之前,M60与M48都不如苏联同时代的T62与T55(这个在中东战争与两伊战争中都已得到证实),而M1能够一举超越同时代的T72,甚至比T80与T90还要先进一些,与美国的强大基础实力,特别是在科研方面的实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就在这里,从2013年开始,美国在基础实力上的领先优势就开始下滑。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即发起电力革命的不是美国,而是共和国。因为没有能够掌握电力革命的核心技术,所以美国逐渐失去了各个领域的领先地位,甚至在一些独占性高科技领域,比如在以计算机芯片为代表的电子领域,不但晶体管技术在美国诞生,在21世纪初之前,美国在该领域几乎是独霸全球,特别是在商用计算机芯片上,就连紧随其后的日本都难以望其项背。随着常温超导技术问世,美国在电子领域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特别是在神经网络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等新领域,美国不但没有优势,反而处于绝对劣势,使得美国当局不得不在相关领域投入以千亿美元计的巨额科研经费。 对美国陆军来说,这种基础技术上的落后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

更要命的是,在明明已经失去了“后发优势”的情况下,美国陆军仍然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固步自封,没有对发展模式做出调整。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国陆军接连惨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固步自封。如果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加上吃老本都能撑上几十年,恐怕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陆军已经沦落为二流军团了。

不管怎么说,迟到总比不到好。

在2041年的中东战争中遭受惨败之后,美国陆军终于清醒了过来,认识到了与共和国陆军的巨大差距,并且订下了为期20年的发展规划。必须承认,作为一个由流放犯、探险家与破产者建立的国家,美国非常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制订发展规划的时候,美国陆军不但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还对实现目的做了详细规划。不管是现实制度、还是传统习惯,美国人在制订计划方面很有一手,而且非常详细。按照美国陆军在2042年提交给国会的相关报告,发展规划中对陆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度详细到了每个季度,甚至对每个月应该启动哪些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应该在哪个月达到某个阶段都做了详细规划,而且还对规划的可行性做了详细论证。

不得不说,这就是“美国式计划”的特点。

了解美国的人都应该知道,美国陆军的这份发展规划肯定无法实现,至少无法按照计划的进度实现。要知道,在过去百年间,美国各军兵种提出过数十份类似的发展规划,没有一种真正按照计划实现过,而且六成夭折。

虽然美国陆军的发展规划没有天折,但是也在实施过程中变了样。

从最终的落实结果来看,如果说该发展规划中哪个部分与计划的差别最小,那就是编制改革了。

众所周知,美国陆军有一套非常繁琐的编制体系。美苏冷战期间,美国陆军一直奉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编制体系,即以战区为基础,在战区下设集团军、军、师、旅与营(营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最小编制)。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后,作为响应“空地一体战”,美国陆军开始调整编制,集团军被取消,旅级战斗单位得到加强。到21世纪初的“反恐战争”时期,旅级战斗单位再次得到加强,而且正规军与国民警卫队的整合工作也正式开始。直到2041年的中东战争,美国陆军仍然是以师为基本战斗单位,旅为主要独立战斗单位,编制体系并没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可以说,这就是美国陆军固步自封,对现代化军事变革认识不深刻的主要体现。

总结中东战争的经验教时,美国陆军就提出,编制落后是战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受此影响,在提出发展规划之前,美国陆军就在计划进行编制改革。

因为目标是超越共和国陆军,而在此之前,肯定得追上共和国陆军,所以在2042年的时候,美国陆军就做出了向共和国陆军学习的决定,即采用共和国陆军的编制体系,追上共和国陆军之后,再寻求超越的方式方法。作为大国陆军,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美国陆军采用了“老瓶装新酒”的策略,即在尽量保留部队番号、以及各级部队代号的基础上,按照共和国陆军战斗单位的编制模式整编作战部队。

这么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除了让部队官兵更加容易接受之外,还能减少来自国会的非议。

正是如此,美国陆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扩编”,即将师提升到战斗单位的高度上。

事实上,这也是最简单、最轻松的一步。

传统上,美国陆军的师下面设2到3个旅,除了对作战用途做了明确限定的各个职能旅、比如炮兵旅与航空旅之外,师级部队下的各个旅均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即都具有相当的作战能力与自我保障能力。从应付规模有限的地区冲突与小规模局部战争来说,这种编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部队的战斗力,即在某个方向上,旅级部队就能肩负起战斗重任,无须部署职能性部队,从而减少了军力投入。问题同样突出,那就是在大规模局部战争中,很难在某个方向上集中足够多的兵力,也很难在特定环境下把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中东战争中的惨败就是这一弊端的直接体现。可以说,美军没有能够在北方战线上击败兵力少得多的共和国陆军,与部队过于混杂,难以将战斗部队、特别是正面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出来有绝对性的关系。根据美国陆军调查,中东战争的正面战斗中,1个美军师甚至打不过共和国陆军战斗单位的1个战斗旅,往往需要3个美军师,才有可能在正面作战中顶住1个战斗单位的进攻。而这个时候,美军投入的兵力是共和国军队的2倍多,而在一线作战的美军更是共和国军队的3倍以上。即便算上装备性能上的差距,美军的作战效率也不到共和国陆军的一半。

有了这个认识,编制改革的方向就非常明确了。

问题是,在接下来的改革中,美军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别的不说,要将师以下的旅按照职能划分来进行整编,就让很多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