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开始后,39军兵分2路,除了最后到达的第396旅留下充当预备队之外,另外5个战斗旅与3个炮兵旅全体出动。
装甲393旅与装突395旅在第399炮兵旅的配合下,包围开城。
装甲391旅、装甲392旅与装突394旅在第397炮兵旅、第398炮兵旅的支持下,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汶川,随即向南面的中衙洞发动突击。按照裴承毅的作战计划,冲在最前面的装突394旅必须在中午之前攻占中衙洞,在17点30分之前到达汉城西北的土堂里,然后在夜间向南推进,切断汉城与富川的地面交通,为2个装甲旅进军富川与仁川打开通道,阻止韩军向西突击。
为了加强装突394的突击力量,裴承毅将空突162旅与空突172派了上去。
装突394的进攻重点是速度,而不是歼灭多少敌人。必须在韩军第3集团军做出反应之前,将富川与仁川的敌人切割出来,为攻占仁川创造机会。
已经48岁的苏劲辉如同30多岁的凌云霄一样,跟随部队冲在最前面。苏劲辉不是笨蛋,如果39军打不好,不但39军的“王牌”地位会受到挑战,他的前程也将受到“挑战”。
7点45分,装突394旅到达汶川。攻占中衙洞的战斗打得很轻松,驻守该地的2个韩军步兵营仅进行了有限抵抗,随即向南撤退,把阵地留给装突394旅。
让跟在后面的装甲391旅清扫战场后,苏劲辉指挥装突394旅继续南下。
冲在最前面的不是装甲部队,而是空突162的武装直升机。
13点45分,装突394旅到达土堂里,比战役计划要求的提前了大约4个小时。因为时间非常充裕,所以苏劲辉没有让地面部队发起冲锋。
轰炸与炮击从13点50分开始,航空兵与炮兵轮番上阵,以每分钟接近10吨的火力强度反复打击面积不到5平方千米的韩军阵地。
16点30分,在地面部队没有放一枪的情况下,坚守土堂里的韩军被“炸溃”。
利用难得的休整机会,苏劲辉把原本配属给装甲391旅的弹药分配给装突394旅,要求全旅各战斗单位以最大基数携带弹药,做好长途奔袭的准备。
18点45分,天色刚刚暗下来,装突394旅从土堂里出发,向南推进。
此时韩军已经做出反应,至少有2个驻扎在汉城的步兵师开始向富川方向推进,而驻扎在富川与仁川的韩军已经进入防御阵地。
面对总兵力超过25000人的2个韩军步兵师,装突394旅没有停止前进。
20点20分,装突394旅的先头部队与韩军步兵在汉城西面永登浦附近遭遇。
野战是39军最擅长的战斗,是装甲突击部队最擅长的战斗。虽然装甲击旅的主战坦克只有装甲旅的一半左右(步兵战车是比装甲旅多出三分之一),但是韩军步兵几乎没有装甲力量,也严重缺乏反装甲手段。加上空军与军直属远程炮兵提供的火力支援,兵力仅有韩军五分之一的装突394旅占据了绝对主动权。
装甲群几个冲击下来,韩军步兵被分割成6个部分。利用强大的装甲突击力量,装突394旅打了一场漂亮的“运动歼灭战”。
为了吸引韩军的注意力,苏劲辉甚至让1个装甲营与1个机步营绕过永登浦,向汉城方向迂回,摆出攻打汉城的态势。
虽然没人认为2个营不到1000的兵力能够打下拥有45万守军、被柳宗纯称为“固若金汤”的汉城,但是装突394旅向汉城方向发动的进攻仍然起到了明显作用,迫使韩军停止向西突击,调集至少3个步兵师阻击2个突击营。
用3个师,超过3万兵力对付2个营!
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只能算韩国的悲哀。
苏劲辉在汉城方向上虚晃一枪,韩军就鸡飞狗跳。真正的“尖刀”没有对准汉城,而是对准了富川与仁川。富川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仁川,因为从仁川出来的铁路与公路都要经过富川。
攻打富川的是装甲392旅,攻打仁川的是装甲391旅。
21点30分,苏劲辉乘坐直升机离开装突394旅,前往装甲391旅。此时,除了空突172旅负责支援装甲391旅之外,苏劲辉还将隶属于39军的独立陆航旅、即陆航390旅派了上来。
22点45分,装甲391旅在空突172旅武装直升机的支援下攻入仁川。仅仅15分钟之后,陆航390旅的200多架直升机将3500余名突击部队的官兵送入了仁川港。
非常标准的“立体进攻”。
装甲391旅在外围的猛烈进攻牵制住了仁川的大部分防御部队,使仁川防御“外紧内松”的情况,为突击部队创造了最理想的进攻条件。
重点仍然是如何迅速、快捷的夺取仁川港。按照裴承毅的要求,39军必须在韩军破坏基础设施之前攻占仁川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