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经典语录 > 第42部分(第1页)

第42部分(第1页)

一九五九年六月底,毛泽东登上了庐山。这座高达四千九百英尺的秀丽山峰,巍然屹立在扬子江畔,西面是中国的工业重镇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当江城武汉热气逝人时,庐山却是花团锦簇,凉风习习。这里曾是传教士的避暑胜地,也是毛喜欢的一个去处。

毛刚去过长沙附近的韶山,那是他度过童年的地方。韶山之行深深地打动了他。自他一九二七年告别韶山投身革命以来,韶山已有许多人献出了生命。正象毛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此刻,毛正坐在平台的藤椅上,远处长江隐约可见。他在等候上山的同志们。和以往一样,毛义挥毫赋诗,笔力雄健,一挥而就。题为《登庐山》: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毛的同志们会聚在山上,六月的庐山到处花香袭人,而毛写下的诗句却发人深思。

庐山距离井冈山不过二百英里。一九二七年,毛率领衣衫褴褛的“赤匪”登上井冈山时,山下正在悬赏追捕他。他那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但信仰却象一团烈火,在他胸中燃烧。

对事业的信念使他上了井冈山,又使他在长征中越过了万水千山。当他的卓越的战友们聚集陕北时,当他的一方面军、贺龙和肖克的二方面军、第十五军团,以至张国焘的四方面军的残部会师陕北时,这—信念已经象钢铁一样坚韧。革命已有了自己坚不可摧的队伍。长征付出了惊人的代价,牺牲的同志不计其数。尽管前面的征途上还有许多艰险。但是,长征的收获肯定远远超过了讨出的代价。

长征中存下来的领导干部和指挥员,其中大多数在日后的战火中也安然无恙,留在赣南的队伍损失最大,尽管如此,也还有不少幸存者。

与蒋介石的斗争是激烈的,自己内部也有过激烈的斗争。它在等候向志们上山出席政治局会议及随后召开的中央全会时。他的脑子里不会不想到这一系列的斗争。

长征中,没有任何革命领导人投敌。长征的每一步都使他们变得变为坚强,最后毛取得了—致公认的领袖地位。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当时毛不在领导圈内,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毛也随之成了领袖人物,他用事实和手腕争取了不少反对过他的人。唯独张国焘在一九二八年不辞而别,投奔了蒋介石,而后又流亡香港和加拿大。博古在延安接管了《解放日报》,要不是一九四六年死于飞机失事,他会在后来的革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洛甫和王稼祥已成了毛的坚定的支持者。十分精明的周恩来曾经是毛的对手,此时已成为他的一位出色的参谋长。

毛坐在藤椅上,遥望蓝天,思绪万千:有谁会选中陕北作为革命根据地呢? 这里既荒凉又偏僻,到处是黄土高原,褐色的十地,光秃秃的,没有树,没有草,没有水,无情的风沙打在人们的脸上,象弹片一样厉害。陕北人烟稀少,农民贫穷而又目不识丁,疾病流行。去古都西安要穿过沙漠,步行一个星期。多少年来,陕北的群山一直是盗匪的巢穴,是一片被不法之徒、封建亲教和秘密帮会左右着的土地。

然而,毛十分清楚,事实也证明,那里的环境对革命十分有利,一九二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之后,更是如此。西安事变导致了国共停战,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有了延安,毛才有可能考虑问题、进行写作和研究中国的未来。在延安。毛把自己的队伍缎炼成为一支革命的精锐部队,赢得了中国。在这里,长征精神发展成为延安精神,毛就是用体现这种精神的哲学、制度和策略来缔造他的共产主义国度的。

毛率领大家在长征的旗帜下奋勇前进。夺取中国。他们打垮了蒋介石。尽管美国支持国民党、而斯大林则想在长江以南保留蒋家王朝。但是,蒋还是被赶出了大陆。毛泽东他们在世界上站住了脚。在朝鲜,他们把美国打得不得不停火谈和。毛深知,他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一种能使中国进入现代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

事情发展如此迅速,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甚至比毛自己预料的还要快。此刻,毛稳稳地坐在庐山之巅,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可能已经忘却了这一点。

马海德是位美国医生,一九三六年他和埃德加·斯诺一起去了陕北,从内部目睹了中国革命。一九八四年我问他,一九三六年他在保安时是否认识邓小平,马说,当然认识,人人都认识邓小平。但马有没有想过邓有朝一日会成为全中国的领袖呢? “从未想过。”马海德眨着眼睛笑着说,“不过,我也没有想到毛能成为全中国的领袖。当时我们想,中国革命不会在我们这一代获得成功,我们以为要等到下一代,即毛以后的一代。”

现在,毛坐在山上,赋成七律一首,正等着他的同志们的到来。他脑子里考虑着一连串的问题:大跃进(一些土钢铁厂)和公社化(一群群蓝蚂蚁)的后果;他和俄国及尼基塔·赫鲁晓夫之间出现的大裂痕(为了原子弹);自己队伍中某些同志的观点和态度(爱挑毛病)。

“冷眼向洋看世界……”毛在诗中写道。冷眼……,革命英雄们的这次聚会,看来并没有多少诗意可言。

指挥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的老将彭德怀上山前到湖南走了一趟。他去了自己的老家乌石村和毛的老家韶山冲。有人报告说大跃进后农村问题严重,他想去核实一下。( 有些外国专家估计,大跃进使一千至二千万农民死于饥荒。找不到这方面的官方统计材料。)

彭看到的是一场灾难。农民缺粮,田园荒芜,工业衰败,干部思想混乱,统计生产数字弄虚作假,按北京的命令一再加码。谁也不如彭那样心直口快,他给毛写了一信,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毛的反应犹如彭在他的座椅下安了一枚炸弹。彭因此被罢官、流放,被冷落达十六年之久,最后被害致死。彭并非唯一的受害者。一位用脑子的中国观察家认为:“一切从此完了。”在百花齐放运动( 知识分子想争取言论自由,结果遭镇压 )和庐山会议以后,再也无人敢对毛表示异议。人人缄口不语,说话太危险。“百花齐放运动”封住了党外人士的嘴,庐山则使党内鸦雀无声,接踵而来的便是“文化大革命”。

彭被赶出了中南海,安排任在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正如他所写的那样:“在我的戎马生涯中,从未有过片刻的休息,现在人老了,除了种桃子别无他事可做。”一九六二年他给毛写了一封八万字的长信,回顾了自己的历史,也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把手稿的部分抄件送回乌石村保存。)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他受到宽宥,毛派他到四川担任战备建设副总指挥( 毛当时担心美国人会发动进攻 )。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已迫在眉睫。不久。彭便落入审讯者的手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写简历材料,以为只要说真话就可以获释。事实并非如此,他一再受到审讯,在拳打脚赐的情况下、他的肺被踢破,肋骨被踢断。他多次被拉出去游街示众。这一切开始时他巳六十八岁,到临死前七十六岁时还没有结束。他是一条硬汉子,受审多达一百三十次。最后终于卧床不起。为了折磨他,不许他坐起来,不许他喝水,不许他上厕所,不许他翻身。他的身体全垮了,于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去世,他没有交代一个字。他的朋友杨尚昆将军写道:“彭德怀是一位为了救中国而寻求真理的人。”

毛要彭承认的“罪名”是什么呢? 是这位老帅组织了一个阴谋推翻他的“军事俱乐部”。不待说,既不存在什么“俱乐部”,也没有所谓的阴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