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卫国大军阀全文阅读 > 第305部分(第1页)

第305部分(第1页)

“先生,我想你这次前来,可不是为了调侃德邻。德邻是军人,孙先生有什么事情,请开门见山的说吧”李宗仁说道。对于孙文,他还是内心尊敬的。

“既然将军如此说了。孙某就直说了。现在北京政府大规模调动兵力,看来要发动全国战争,不知道将军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孙文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宗仁说道。

“北京是中*央政府,如何调动兵力是冯少帅说了算,这种大事情不是我李宗仁能够干涉的。孙先生,你不会是来邀请我联盟对抗中*央政府的吧?不少字”李宗仁面色古怪的说道。要知道,孙文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北方,和北京政府之间也多有往来,甚至在北京政府和日本开战的时候,孙文还充当了调节中间人。这些事情怎么看孙文和北京政府关系都不一般。正是因为了解这些,在接到孙文前来的消息之后,李宗仁才会百忙之中回来和其相见。

“将军说笑了。现在中国的局势是中央政府和北洋两家争霸。说实话,其他势力只有摇旗呐喊的份,根本就无力参与其中。这点我想将军也清楚,我这次前来,就是和将军商议,能否保证两广地区的安定,等待中原大战出现结果。”孙文脸色严肃的说道。

“坐山观虎斗?”李宗仁沉声说道。

“不错,东北是一头猛虎,现在的北洋也不是病猫,双方都有获胜的机会。我们这些势力无力参与其中,反而不如做壁上观。等待结果。一旦中原大战出现结果,我等是战是降也就有了决断。”孙文说道。

“孙先生,你的想法虽然稳妥,但却太过小心。不错,一旦中原大战出现战果,凭借我们手中的力量,投诚能获得不错的前程,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那样的话,我李宗仁能够确保富贵一生,但再想要有所成就,那就真的不可能了。我是一名军人,不是一名政客。军人对于战争有着自己判断。因此,孙先生的意见,恕德邻不敢认可。”李宗仁摆摆手说道。如果是在和北京政府接洽之前,他李宗仁或许会和孙文说的这样偏安一偶,等待时机。李宗仁虽然自负,但他不自大,现在北京政府的形式,摆明不是持久战的架势。而且他已经投靠北京政府,以国防军高层的用兵手段,是不会放任他无动于衷的。因此,李宗仁注定要参与进去,对于孙文的提议自然难以同意。

“将军,你的意思是要加入其中一方?”孙文沉声问道。

“现在还不确定,或许会,或许不会”李宗仁模棱两可的说道。他投靠国防军的事情极为秘密。他的军队中来自北方的人也是生面孔,不引人注意。至于北京政府在明面上对李宗仁的扶持也是有限的,仿佛北京政府想要在两广扶植代理人一样。因此,众人虽然知道李宗仁亲近北京,但是没人想到李宗仁已经加入国防军,成为国防军的正式将领。…;

“将军,还请三思”孙文说道。

“孙先生,我看党军也应该早做决定。否则一旦中原大战出现结果,孙先生的党军面临的麻烦可是要比我们独立旅严重的多。”李宗仁笑着说道。

“此话怎讲?”孙文神色讶然道。

“孙先生,贵党虽然号称全国第一大党,但只是在野党,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权利。现在北方的两大势力,北洋对贵党极为忌惮,内部压制依然存在,更别说让贵党拥有独立的军队了。北京政府现在也有自己的独立党派——民族独立党。一旦他们其中一方战胜另一方,全国已经没有势力能够阻挡他们统一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党军的存在必然凶险。”李宗仁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相信这些事情,只要点开,以孙文的老谋深算是能够看明白的。

“将军所言有理。”孙文脸色凝重起来,似乎为李宗仁的话感到吃惊。说实话,孙文确实在考虑李宗仁的话,以他多年的经历来推算,不管将来谁成功,党军都不可能存在,只是那个时候投诚的分量很小,并不能完全保存国民党的实力。毕竟国民党号称全国第一大党,正所谓树大招风。北洋打压国民党,是怕其夺权。而北京政府却有冯少帅一手打造的民族独立党,在北京政府军政双方影响力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不可能容忍国民党染指政权。

想到这里,孙文还有些冒冷汗。看李宗仁的眼光越发不简单了。

“孙先生,就像你说的,我们现在实力弱小,无力参加全国争霸。但是我李宗仁是不会被眼前的局面吓倒的。北洋和中央政府我招惹不起,但是桂系我确实不怕他,广西是我的老家,我是不会让他在陆荣廷的的统治下受苦的。”李宗仁满脸坚定的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五百一十三章 开战

(12点)

第一更 球订阅 求推荐收藏

孙文南下广州城,不但没有达成和李宗仁的联合,甚至在李宗仁的劝说下,党军的态度也变的模糊起来。孙文带着满腔疑惑离去后,李宗仁立刻返回前线,原本停滞的战场上硝烟再起。李宗仁撇开党军,树龄手中兵强马壮的国防军独立旅,直接挥师攻入广西。一时间,两广战争规模再上一个台阶。陆荣廷大为紧张,集中广西精锐力量,在两广交界处和李宗仁的独立旅展开激战。

如果是半个月前,两广的战争肯定会成为整个中国关注的焦点,但是现在,相比于两广地区几万部队的战斗,北京和北洋之间的军事对峙就堪称疯狂了。

自从北京政府发布军事动员令之后,凭借各地日渐完善的预备役制度,轻轻松松募集百万大军。冯庸将其命名为警备军,并兵分四路,作为四路精锐大军补充部队。同时从各军区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了四支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规模十万人左右。短时间内,北京政府大半精锐部队集中到北洋的边境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