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这个李宗仁正是桂系营长出身,本身学历不详,但是能够打出这样一仗,说明其还算有些能力的。”荆通说道。关于李宗仁的情报,荆通也了解过,毕竟引起两广动乱这样的大事件,暗刺不可能毫无所动。
“这个人或许能成大事!”纪铸开口道。他声音有些沙哑,听起来很特殊,让人听一次就难以忘记。
“奥?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冯庸笑着说道。对于纪铸,冯庸还是很满意的,最起码纪铸当上情报部长后,整个东北蠢蠢欲动的大家族们安分了很多。面对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东北高层,又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在手中的大牌子不管用之后,没有一个家族不害怕。…;
“李宗仁以一个营长身份敢于反抗有数万大军的桂系,说明此人有大勇气。玉林地区为广西东南山林边缘,虽然不靠近国内各方大势力,但是却距离大海不远,这就让李宗仁有了可以通过海外贸易获得战略物资的可能。而且广西东南的山林极大,李宗仁部队可以轻松藏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很有眼光,不是那种只会蛮干的莽夫。再加上他在这一战中表现出来智谋。这样有勇气,有智谋,有眼光的人物,如果能够成长起来,当可成为了不得的人物。”纪铸沉声说道。
“很好!”冯庸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同纪铸的分析。毕竟凭借着手中有限的资料就有这样反而分析,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冯庸不是有后世只是,恐怕也不会对李宗仁太过重视。
“少帅,你的意思是?”荆通讶然的问道。
“不错,这个李宗仁很不错。让暗刺的人和他接触,最好能够发展为我们自己的人。”对于这个日后国民党副总裁,国民革命时代有名的军事家,冯庸还是非常看重的。而且现在李宗仁才刚刚出现,招揽到的可能性很大。
“少帅,这李宗仁虽然不错,但毕竟没有成长起来,现在国内有名的将军比他多的是,而且北洋和桂系中都有这种人才,咱们没必要对李宗仁这个小人物这样关注吧?”荆通想不通冯庸为什么对李宗仁这么看重。毕竟李宗仁远在中国南天门,双方短时间内难以有接触的可能性。
“那些知名的将领?”冯庸有些不屑的说道。不是他看不起这个时代的军人,那些北洋中所谓的名将,真实的能力如何实在让冯庸难以相信,毕竟无论是北洋还是桂系,都没有经历过什么对外战争,将领们的眼界实在有限的很。在加上这些将领在军中浮尘多年,早已经没有了当年从军报国的热血,这也是冯庸没有花费精力招募那些人的原因。相比于那些所谓的名将,冯庸对于自己培育名将更加看重。当然,像李宗仁这种被历史检验合格的人才除外。更何况现在的李宗仁才刚刚冒头,正是一块没有发光的璞玉,值得冯庸去雕琢。
#c
第四百七十九章 西南的形式
(12点)
第二更 求订阅 求推荐收藏
日本停战之后,东北在一片欢腾的同时,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为了保证战争胜利,东北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资源。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财大气粗的东北政府一贫如洗,甚至还欠着茂森商业协会巨额的债务。因此,中日停战之后,东北军停止一切战争行动,开始竭力恢复严重消耗的财力。
对于东北的经济恢复,冯庸早已经想好。他将目光看向世界,现在西方战争正处于最尖锐的时刻,世界上无数的物资向着西方汇聚,让西方称为一个无底洞。原本东北作为中国的地方政府势力,虽然竭力参与到这个商界巨大的蛋糕分配中。但因为本身势力薄弱,始终得不到更大的订单,只能吃些美日等大国不屑于吃的小单子。那时候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企业很难走出国门,真正面对面和西方国家做生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展国际贸易获得的利益有很大一部分被美国这个世界工厂抽去。
但现在不同了。中日之间短时间短内不会发生什么大战了。东北军又占据了中国大半个江山,如果顺利吞并西南,那北京政府就会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正统,就算北洋再不服。没有实力,依然什么都不是。有着中国正统之位,东北就可以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和西方做生意,那产生的利益将更加巨大。因此,冯庸一点都不担心经济恢复问题,李俊已经在着手处理这件事。因为冯庸的原因,拓跋慧姬的手段更加直接,他直接出手收购西方世界的破产的企业,然后用这个企业的名字从东北境内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运送到西方。这种发展模式虽然不如直接在市场周围建设工厂收益更快的,但那太不安全。茂森商业协会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和世界级的大财团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是东北和日本战平,让西方世界对东北刮目相看,恐怕茂森商业协会连参与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少帅,刚刚接到消息。蔡锷将军回到成都了”李洋低声说道。
“这么顺利?”冯庸讶然,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西南内部是很动荡的,新军驻扎在各地的部队已经有拒绝执行总督府的命令。否则唐继尧也不会如此紧张的给蔡锷发电。
“不清楚,西南的形式很诡异,那些大家族一下子都沉寂了。仿佛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样。”李洋同样不清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冯庸皱着眉头。这种事情可无法从历史上借鉴,毕竟中国已经因为冯庸出现而变的一片混乱。史上早亡的蔡锷将军不但没死,还控制了西南数省,成为中国最顶尖势力的掌权人。原本争斗不休的北洋被东北压制的只能自保,毫无还手之力,这还是在东北无心发动攻击的情况下。如果冯庸不顾一切,未必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祖国的统一。
“难道那些大家族知道不是蔡锷将军的对手,自动放弃了?”李洋猜测道。
“这可能性不大。这些家族的家主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只看眼前的利益,现在如此平静,只能说明他们在内部不知道孕育着什么大的动作。告诉荆通,密切关注西南的一举一动。一旦心动有异动,第一时间前来汇报。”冯庸沉声说道。…;
“是”
李洋走后,冯庸坐在椅子上仔细思量,西南的情况很诡异,诡异的让他感到有问题。只是他不在西南,难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做出判断。
“希望不要出大事才好。”冯庸幽幽的说道。毕竟蔡锷可是冯庸和平收复西南最重要的人物。更是他的结拜二哥,冯庸对其极为重视。
西南,总督府。
“总督,你终于回来。”在迎接的人中,看到蔡锷回来的唐继尧明显松了一口气。
“老唐,最近没出什么事吧?不少字这一路行来,我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啊?”蔡锷满脸疑惑的说道。自从接到唐继尧的电报,蔡锷就风驰电掣的赶回来。离开陕西境内,进入川北,蔡锷就在收集西南四省的异动,奈何整个西南统治区竟然极为安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且西南动乱也只是限于毫无根基的谣言,没人知道这个谣言来自哪里,是不是真的。这就让蔡锷郁闷了。难道这一切真的是谣言?正是因为难以置信,蔡锷才会不断加快前进的速度,回到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