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卫国大军阀全文阅读 > 第218部分(第2页)

第218部分(第2页)

“可能性极大大家都知道,东北由于冯少帅的强势,在占领东三省的时候就和日本朝鲜军结了梁子,在稳定东三省的时候,冯少帅更是百无禁忌的驱逐日本人,打击日本在东北扶植的势力,甚至还在铁路的建设上狠狠的耍了日本人一道。这就让他们两方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只是当时日本处在和平首相大隈重信的掌控下,当年的冲突未能演变成全面战争。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现在大隈重信被刺杀身亡,日本朝鲜总督寺内正毅以火箭般的速度力压各方权贵,成功上位执政日本帝国。这给世人一个很明确的信息,军人政府上台,预示着日本发生战争的时间已经不远了。而日本出兵的最大可能就是和朝鲜殖民地接壤的东北。甚至我现在可以大胆的猜测,现在双反已经在中朝边界发生过小规模的武力冲突。”中年人侃侃而谈。整个大会堂鸦雀无声。众人都安静的听着他的话。至于有几个人相信就只有天知道了。

“张孝准?他是张孝准,中国士官三杰之一的张孝准”有一个官员小声说道。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大厅。

张孝准或许名声不显,中国士官三杰绝对是非常有名的。毕竟现在三杰中的蒋百里,蔡锷都是民国最著名的风云人物。

蔡锷执掌西南四省,手下精锐十几万。蒋百里作为东北军副司令,率领几十万大军将整个北洋体系打的落花流水,这让两个人的名声如日中天。相比于这两人的无限风光,张孝准就差了很多,不说籍籍无名也差不多。只是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还一下子坐上如此高位。

在确定了他的身份之后,如果之前还有人对他的话嗤之以鼻,但是现在却是坚信不疑。毕竟能够和蒋百里,蔡锷那样的妖人并称的总不会是信口开河之辈。

“孝准,听你的话的意思,咱们北洋似乎不用特别在意这次北京政府的特使?”王士珍说道。原本的王士珍是坚定的北洋内部派,还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但自从北京失利之后,他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否则相对年轻,还不是北洋人的张孝准压根就没资格进入这座会场,还做上这个显赫的位置。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分析,现在北洋实力不如东北,但是东北却也没能力继续对付咱们了。在东北和日本对峙出结果之前,咱们北洋是安全的。而这段时间正是咱们北洋能否重新崛起的希望”张孝准沉声说道。

“你有什么建议?”冯国璋目光灼灼的说道。

“整合原有军队,取消地方督军拥兵的权利,将所有军队整合一体,成立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同时按照最新的步兵操典编练新军”张孝准沉声说道。

“又是编练新军?咱们现在哪有财政支撑大规模的编练新军”一名官员不满的说道。说实话,整个北洋系统对于编练新军这种说辞是非常敏感的,毕竟袁世凯之所以能够有如此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他负责在李鸿章的老北洋基础上编练新军。在整合原有部队的基础上还要编练新军,自然让人对张孝准的目的抱有疑心。

“不只是整合原有部队,编练新军,还要尽可能的建立完善的兵役制度没有一个完整的兵役制度,后续兵源问题就永远无法达到要求”张孝准丝毫不为所动,他只是从一个军人的角度分析,没有丝毫涉及到政治方面。至于众人接不接受,他丝毫不在意。…;

“这个动作太大了。单是取消地方督军的兵权就不是简单能够完成的。”王士珍摇摇头说道。这简直是就是削蕃啊搞不好会让整个北洋众叛亲离。

“整合部队的事情暂且不说,编练新军却有些迫在眉睫。咱们新政府承载了北洋的希望,绝对不能让北洋这杆大旗在咱们手中倒下。孝准,我现在任命你为新军编练统制,一切新兵训练计划都有你一人决断”冯国璋沉声说道。

“大总统……”隶属于新政府财政部的官员讶然的说道。

“不要说了。我意已决总理,这方面需要你的大力支持了”冯国璋对王士珍说道。王士珍作为政府总理,新振幅的二号人物,如果没有他的配合,很多工作都无法展开。

“放心吧总统这件事情关乎北洋的前途,我不会放松的”王士珍没有丝毫的迟疑。从这架势,众人回过味来。看来两位大佬肯定对这件事情私下做过交流,这场大会只是为张孝准正名罢了

“还有,段总长虽然输掉了战争,但是他坚持不懈的抵抗为咱们新政府的成立赢得了时间。等到段总长来到南京,我等应亲自去迎接”冯国璋说道。

众人点头,毕竟段祺瑞虽然被东北打的狼狈不堪,手中势力更是损失惨重,但是皖系在全国的力量依然不能小觑,单是徐树铮的那七万精锐就值得冯国璋重视。现在的北洋新政府内外交困,任何力量都是值得重视。

随着段祺瑞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在全国传开,民国迎来一片和平曙光。全国各大报纸积极播报这场来之不易的和平。相对于报纸和民间团体的活跃,各大势力却始终沉闷,没有就这件事发出任何言论,似乎默认了这一切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西南的现状

第一更 求订阅 求推荐收藏

随着段祺瑞签订停战协定,民国迎来一片和平曙光。全国各大报纸积极播报这场来之不易的和平。相对于报纸和民间团体的活跃,各大势力却始终沉闷,没有就这件事发出任何言论,就连南京北洋政府也没有任何表示。

西南,成都。

西南结束战争已经一个多月了,西南的社会秩序也终于恢复了稳定,对抗北洋的胜利,让西南这个新生的政权稳定了很多,最起码本地势力看到西南政府的潜力,不再是一味的排斥。可惜战争的影响不是短时间能够消除的,现在整个西南还笼罩在一片战后的萧条之中。即便北洋放开了对西南的禁制,整个西南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毕竟为了战争的胜利,西南本就薄弱的财政几乎变卖了能够卖的全部,东北的资源,矿产,甚至是铁路都有不少落到了东北商团的手中,可以说通过安宁地区的商路,东北控制了西南大半的经济。即使是这样,西南政府还欠着一屁股的债务。当然,鉴于当时西南不被人看好,中华有名望的钱庄和银行当然不会借钱给一个即将覆灭的政府。西南政府借的钱很多来自民间,属于私人借贷,数量不大的,利息却不少。那些在北洋进攻的时候还能够齐心协力围绕在西南政府周边的富商大族,在战争结束后,当然要分享胜利果实。经过战争的严重消耗,西南市场一片萧条,本就贫苦的老百姓更没钱拿出来发展工商业了。

蔡锷主导的西南总督府构架有种模仿东北的架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反而有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架势。西南的情况和东北不同,蔡锷军事能力强悍,但是政治手段方面就差很多了。而且西南新军不是蔡锷一手建立起来。而是从当年的滇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滇军虽然尊崇蔡锷,但这无法改变滇军属于云南总督唐继尧的事实。再加上因为蔡锷号召力而汇聚来的西南政府高层,内部也是派系复杂,早以不复当年护**的团结一致。

西南繁杂的事情一下子压在蔡锷的肩膀上,让他很难处理。再加上西南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处理起来也非常棘手,蔡锷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很多事情只能硬着头皮去摸索。自然走了不少的弯路。

“将军,你今天又将整个公务扔给唐副总督,跑到我这里躲清闲了?”蔡锷麾下大将彭新民问道。

“政府的事情太过让人头疼,还是军中的气象让人舒服”蔡锷不在意的笑了笑。现在蔡锷一身军装,脸色虽然很消瘦,但却没有战争时期的苍白。

“新军训练的怎么样了?”蔡锷问道。军队是一个势力稳定和发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