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韩香菱还真的和冯庸有关系,那样自己凭借韩香菱的关系,或许可以见到这个传奇性的人物。…;
“杜先生,我应该去哪里?”韩香菱突然开口道。杜威还没有开口,宋庆龄倒是被韩香菱这样问给弄愣了。这东北不是韩香菱的老家吗?怎么去哪里还要征求杜威的意见?
“韩小姐说笑了,当然去长春了。老板说了,长春以后才是小姐的家。”杜威虽然一直在笑,但是他的笑容看在韩香菱的眼中不由的打了个冷战。不友好,绝对的不友好。逃婚新娘对于自家大老板是多么大的屈辱。这样的女人就算再漂亮十倍,也不能要。再说这天下漂亮的女人还不有的是,没必要非是她。
“是嘛那就去长春吧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韩香菱落寞的说了这样一句让宋庆龄更加不解的话。
听到她这句话,坐在前面的杜威,嘴角不由的裂出一个弧度,这个表情韩香菱没有发现,但是坐在她旁边的宋庆龄却看到了。那是一种不屑,甚至说是嘲讽。难道韩香菱做过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吗?到现在,韩香菱的身份似乎变得更加神秘,这也让宋庆龄更加感兴趣。
众人因为要赶路北上,并没有在奉天城过多停留,但是就是这一会儿,让宋庆龄看到了一些绝对想象不到的事情。他看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劳工。这些劳工身高马大。坐着最累的活。旁边还有荷枪实弹的士兵看管。但是整个奉天城的士兵似乎对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非常自然的在那些军人面前经过,看着军人的眼神中也充满着尊敬。
“杜先生?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能让外国人当苦力?”宋庆龄倒不是同情外国人,只是一直见中国人给外国人当苦力,猛然见到人高马大的白种人当苦力,宋庆龄感到非常震惊更重要的是,这些干苦力的外国人有军队看管,本身动作也带着一丝军人的影子,看起来非常像是战俘。一想到战俘,宋庆龄猛然想到了东北正在和俄国人交战,而这些人高马大的俄国人也非常符合俄国人的体型特征。一想到这里,宋庆龄的脸上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惊骇。
“难道……难道这些都是俄**队的俘虏?”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东北的改变(下)
第一更,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难道这些都是俄**队的战俘?”宋庆龄吃惊的张大了嘴巴。一向气质沉稳的宋庆龄,突然表现出非常吃惊的动作而显得极为可爱。毕竟她今天也只有二十三岁,如果在后世也只是个刚刚踏入社会,涉世未深的女孩。当然,在这个时代,以她的年龄,恐怕能够当几个孩子的妈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宋庆龄的父亲比较开明,不像那些封建大家族一样将女儿早早的嫁掉,这恐怕也是宋氏三姐妹能够名动天下的原因,毕竟他们三个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再加上家族的优秀基因,长相都不俗。三姐妹中的老三宋美龄刚从美国归来,就将当时以刚正著称的蒋中正迷的神魂颠倒,更是为她不惜改变信仰,从佛教徒变为基督教徒,更是将自己多年发妻和侍妾全部休掉。宋美龄都有这样的美丽,书读的更多,气质更加恬静的宋庆龄自然更是魅力不小,不然也不会诱惑的了国父这样的人雄。
杜威笑了笑说道:“他们确实是战俘。但却不是什么苦力。他们之所以干活,只是因为吃饱饭没事干,活动活动筋骨。少帅有命令,不能让这些人的身体出状况,要保持健康,而运动是最好的保持健康的方法。”
宋庆龄无语。这种说法骗鬼去吧就光宋庆龄看到的就是这些俄国佬正在修建下水道。看那娴熟的样子,绝对不是偶尔才干干的样子。东北治安军和日本军队在中朝边界交锋的消息她通过同盟会的情报听说过,但是对于东北治安军能够硬抗日本军队的事情感到有些不太真实。身在日本,她是知道日本的实力的,亚洲第一强国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而且日本国内对于这件事情的情报明显是加工过的。对于东北之战,在国内消息漫天,但是日本却认为只是小事情。而且因为最终没有大规模打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不过冯庸在日本的形象却是和过街老鼠差不多,完全臭了。在日本政府的宣传下,冯庸就是一个卑鄙下流的小人。
宋庆龄虽然并不相信这中宣传,但是三人成虎,更何况是一个国家,所以,在宋庆龄的心目中,冯庸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军阀也没什么区别,即使他的强硬大涨了民族气节。
但是现在看到明显被用作苦力的俄国战俘,宋庆龄心中在震撼之余,也渐渐相信东北有能力硬抗日本军队,毕竟俄国这样强大的帝**队就被东北治安军俘虏来当苦力,更何况是日本军队了。日本皇军虽然打败了俄**队,但那是因为上方交战位置对地域广遨的俄罗斯来说实在是太过偏远,再加上俄国的制度较为腐朽,在前线战况最激烈的时候,西伯利亚军列送到战士们手中的却是一车车的圣像。可以说日本战胜俄国有太多的侥幸。当年日本也俘虏了不少的俄国人,他们却也只是将其关押,最后慢慢的放回去了。压根就没有拿俄国战俘当苦力的勇气。但是冯庸不光敢,而且已经这么做了。
“冯少帅还真是强势啊”宋庆龄也只能这么说了。冯庸的行为何止是强势啊简直是有些狂妄了。还好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度,对于被敌人俘虏的士兵不是十分在意。要是冯庸面对的是西方民主国家,恐怕西方国家早就因为虐待俘虏的名义和东北死磕了。…;
“这恐怕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吧我听说东北可是有两个人杰。那个叫李俊的也应该很厉害吧”韩香菱神思九转,不知道说这话是存了什么心思。
“是啊我在东京也听过李先生的大名,不知道杜先生能否为我们说说这位大才?”宋庆龄对于东北另外一个巨头也同样充满兴趣。毕竟在东北能够和妖孽般的冯庸齐名绝对不是庸才。
“参谋长啊你们自己看不就行了。少帅除了大事很少管理政务院的事情,整个政务院都是参谋长在打理。相信你已经听韩韩小姐说了东北去年的现状,和今天一对比,就显示出了参谋长的能力了。”杜威自豪的说道。他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没人比他更了解这半年来东北的巨变。可以说自从少帅统一了整个东北之后,东北每时每刻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之所以冯庸的名气比李俊大,这是因为冯庸是东北的主上,李俊就算再优秀也只是臣。臣下的功绩也要折算给主公。所以,普通民众只知东北有一个冯少帅,却不知道还有一个能力同样出众的杨院长。
宋庆龄暗暗记下李俊这个人。能够将偌大的东三省打理的井井有条,说明他绝对是个大才。而且李俊今年只有二十四岁,虽然没有冯庸妖孽,但是却也是顶尖的人才了。更重要的是这人是军政两面手,从他能够担任东北治安军参谋长的位置,就说明了他的军事能力。
韩香菱等人从长春火车站出来,没见到有一个前来迎接的人。这种情况让宋庆龄更加诧异了。从韩香菱可以让军队派车迎接说明了她的身份应该不一般,但是来到地头了,却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这种情况就算是聪慧的宋庆龄也想不明白。
“韩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