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他心里也明白,身在战乱国家,动荡地区,炮火硝烟随时都会见到,战争的光芒已经开始折射到自己的身边。
一路走着,一个接一个,虽然天气很热,手里也拿着很多东西,但是大家还是很有秩序。
说实话,就这样地酷热,刘一南是第一次,确切的说是二次,因为中国在一九九九年的夏天,也产生了高温,零上四十几度,中国有史以来最热的天气,学校停课,工厂停工,一切进入躲高温、避酷暑的状态,不过部队的训练量依然没有减轻,那时刘一南的连长就告诉大家,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锻炼人,现在果然用上了,不过,还是有些不习惯这种高温,紫外线极强,穿透力太大,让人不敢抬头看天,只能大口喘气。
不过刘一南也知道,以后都是这种高温,而且要在这种高温里度过一年的时间,等高温没了,也就是他们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
看见中国维和部队到来,很多人和大家打招呼,还有当地人齐声高喊着:“China 。。。。。。”
走进机场候车亭,有一些其他国家的维和军人也是刚到,好像很疲惫,看来也坐了不少时间的飞机。
刘一南走在第一个,当他和刚来的维和军人即将擦肩而过时,对面伸出了手,准确说是一双很黑的手,和木炭差不多,刘一南也伸出手。
握手,简单的动作,但这是表示友好的动作,现在刘一南的握手不是自己和维和军人握手,而是国家与国家的友情传递,所以刘一南紧紧握住。
握过手,刘一南看看对方肩上的标志,应该是土耳其的士兵,没错就是土耳其的国家标志,不过他们的装备不是很好,尼龙布的背包和56式步枪。
一个接一个,大家互相握手,虽然没有语言的交流,但是维和军人之间那份热情洒遍整个候机室。
袁剑招呼大家原地休息,然后齐宣开始拿着每个人的机票接受检查。
刘一南把包放在一个小椅子上,坐下来,开始往四周瞅瞅。
机场的候机室很小,刘一南感觉比自己老家镇上的小公交车站的候车室还要小,就是几张圆桌、几把椅子,还有房顶上破旧并布满灰尘的吊扇在驱散着室内的高温。
候机室的一角,有一个柜台,上面摆着少许的停装饮料和几条外国香烟,还有一些小袋的东西,不知是什么。柜台里面,有一个年轻的女售货员,黑黑的,大乳房、细腰、翘屁股,典型的L国女孩。女人看见刘一南他们的到来,没有半点惊奇,还在扭动自己的腰肢,踏着录音机里传出的悠扬旋律,在自得其乐的跳着舞,那平静得神态和怡然的神情使你难以置信,她就是这里的当地人,这里就是饱经十几年内战之苦的L国。
歇了一会,刘一南感觉舒服多了,刚才的闷热也有所缓解,便起身走到靠门口的窗子前。
窗子很大,占据了整面墙,窗子是一大块玻璃,透明的,能把外面看得一清二楚。
外面这会儿人不少,好多闲散的当地人都聚集在这块玻璃窗前,不断往里张望,还有好多人不停的喊着,每个人的眼神都是那么的好奇,眼珠子都瞪圆了。
为什么好奇?看着来自东方大国的中国维和部队,看着全身仪容严整的中国维和军人,他们赞叹不已,很多人不但露出惊讶的面孔,还竖起了手里的大拇指,也难怪,中国派出的军队都是精心挑选的,而且所有的服装和武器都是最先进的,非常神气,当然也特别惹眼。
当刘一南和大家心里乐滋滋的接受当地人眼神的羡慕和由衷的赞叹之时;一位小贩兴奋的从他的地摊上拿出件件商品展示给大家,刘一南和战友接过来一看,电池、牙膏。。。。。。
“好多都是中国制造啊。”战友喊起来。
刘一南仔细一看,果然好多标着:“made in china。”
看来我们中国的东西不但远销国外,而且畅销世界啊,刘一南心里想。因为这里离中国很远,有上万公里,而且是世界上一个很偏僻的角落。
等了一上午还没动静,袁剑告诉大家不要着急,他正在和联合国有关部门联络。
大热的天,刘一南和战友不但一直在等待,而且滴水未进,如果在国内没关系,可是在零上四十几度的高温下,真的是口感舌燥,可是也没办法,这里根本没有水,其实也不是没有,就在大厅一角,刚才那个女人的面前的柜台上,就摆着很多饮料,不过很昂贵,刘一南没有钱,就算有钱,人民币他们不收,只要美元,可就是有美元也没用,她的柜台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水,总之就是一句话,喝不到水。
正在大家等的非常焦急的时候,突然从外面走进几个警察模样的人。
刘一南仔细一看,怎么像是中国人。
对,肯定错不了,是中国人,中国维和警察。
“大家好!”果然是自己国家的,大家围了上来,问这问那。
“你好,为什么联合国现在还不安排我们去维和任务区的驻地?”袁剑走过来问。
对啊,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光知道问在这里习不习惯,好不好玩,当地情况如何这些问题,差点把当前的主要问题给忘了。
“奥,是这样,今天全国实行封路,因为一些前战斗队员对自己的认证问题得不到及时答复而举行###,这其中就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