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国策的拼音 > 第1125部分(第3页)

第1125部分(第3页)

毋庸置疑,共和国与欧洲已经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去以色列”之后的中东地区、乃至整个泛阿拉伯的区的势力范围做了规划。

根据一些没有得到证实,也许永远也无法得到证实的消息,早在《开罗协议》签署之前,共和国与欧盟就达成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秘密协议,对欧亚非大陆交汇处的势力范围做了明确划分。

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将是欧洲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大战结束之后,共和国将从摩洛哥撤军(因为直布罗陀要塞不属于北非地区,也不属于阿拉伯国家,所以共和国没有答应从直布罗陀要塞撤军),将该地区的主导权交给欧洲。作为回报,欧洲将承诺不向北非地区扩张,即不吸收北非国家加入在战后成立的“大欧州国”。

约旦以东的西亚地区,将是共和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因为欧洲在该地区没有驻军,所以该地区的战后规划完全由共和国做主,欧州要做的,只是接受与承认共和国在该地区的所作所为。作为回报,共和国承诺在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领域,比如经济、贸易等方面,与欧洲共享西亚利益。

从埃及到约旦,将是共和国与欧洲的势力缓冲区。

事实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泛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核心地区。

虽然与共和国战前规划相比差了许多,毕竟叙利亚与伊拉克都被排除在了这个核心地区之外,而埃及本身又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所以共和国在“泛阿拉伯国家联明”的影响力肯定不会大到哪里去,至少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力,但是埃及一直严守中立,而且一直在利用共和国对抗欧洲在北非地区的扩张行动,所以只要欧洲不做得太过分,“泛阿拉伯国家联盟”肯定成为一个框架组织,不会有多大影响力。

因为欧洲也惧怕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所以共和国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说得直接一点,这份秘密协议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阿拉伯世界。准确的说,是除了埃及之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

因为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共和国与欧洲都是受益者。

大战期间,埃及保持中立,并不是战胜国,而在大战后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国家,毫无疑问,埃及得到了好处,而且还是巨大的好处。与之相比,叙利亚与伊拉克是战胜国,而且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却只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虚名。

不说与埃及比,就连作为战败国的摩洛哥都比不上。从这个角度出发,阿拉伯世界不在战后分裂才是怪事。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战后的阿拉伯世界会成为动荡的根源。

作为最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其他阿拉伯国家。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埃及在中东地区与北非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共和国与欧洲承认,并且被公认为地区强国,还得到了如同约旦、巴勒斯坦这样的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但是埃及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在这个小小的三角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在这份瓜分阿拉伯世界的秘密协议中获得的利益并不多。

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点就能发现,欧洲在阿拉伯问题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在欧亚大陆上,虽然欧洲通过出兵俄罗斯、并且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欧洲地区、以及在战后与共和国共同建立新的俄罗斯联邦,稳住了战线,并且用一个不算过于弱小的俄罗斯将共和国挡在了千里之外,但是欧洲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且向东扩展的空间被彻底堵死了。站在欧洲的立场上,除了向大西洋对岸发展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渡过地中海,南下非洲大陆。而欧洲要想在非洲大陆上站稳脚跟,首先就得控制撒哈拉以北的北非地区。

事实上,这也是欧洲坚持了数十年的基本扩张政策。

说得不客气一点,欧洲在犹太人问题上死活不肯首先让步,就是不想让共和国通过中东地区染指北非。

问题是,国家间的较量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意愿。

在必须死保以色列的情况下,欧洲只能牺牲自身的利益。

结果就是,共和国的大军在戈兰高地上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而一直对欧洲的扩张行动心存芥蒂的埃及成了共和国的打手。

说得直接一点,一个尝到甜头的埃及,肯定会给欧洲制造不少麻烦。

别的不说,在埃及的阻挠下,欧洲很难将整个北非地区收入囊中。

在埃及的阻挠之下,欧洲也不大可能越过撒哈拉沙漠,将触手伸入“黑非洲”。

从这个角度来看,共和国不但没有做出让步,反而以退为进,把难题留给了欧洲,让欧洲站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对立面上,然后出面调解,从而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对欧洲的战略包围。

当然,欧洲不是笨蛋,不会不明白共和国的战略意图。

这也是欧洲为什么要积极支持“泛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原因。

一个强大的阿拉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