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两汉往事 闲云漫关 > 第90部分(第3页)

第90部分(第3页)

为了一个曾经的承诺,他做了自己该做但没人敢做的事情。他对得起刘邦,也对得起自己,就这次并不算成功的表演,把他的形象无尽的放大。这个人,是个有良心的人,也是一个强悍的人,其形象足可和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位猛人相媲美。

使者刚读完诏令,周昌说话了:“赵、赵王有、有……有恙在身为,不、不……不能进京。”

周昌的话让使者半天没回过神,使者这一辈子还没碰到过这么牛气的人,竟然敢敲锣打鼓的抗命。

使者翻着白眼扫了一眼周昌,冷冷地说道:“太后令赵王即刻进京,不知道周丞相何故从中作梗?”

周昌脖子一拧,狠狠地说道:“纵、纵……纵然我答应,侍、侍卫的箭、箭……箭矢也不答应。”说着一挥手,几排侍卫冲进了大堂,拉弓满弦对准了使者。

使者嚣张的气焰被打压了下去,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个周昌竟然会如此的二百五。这种举动,明显可以用“造反”两个字来形容。

满脸煞白的使者瞪视着周昌,“你不怕太后怪罪?”

周昌亮声答道:“请上、上……上禀太后,赵、赵……赵王身体有恙,不堪长、长……长途颠簸,如有怪罪,我、我……我周昌一人担当。”

看看周围的场景,再看看眼前的这个人,使者明白,周昌这次是来真的了。如果自己再和这位二百五的周结巴叫板,说不定真会被射成个刺猬。

此时的使者有一些恐惧,但还滋生了一丝莫名其妙的感觉,他在心里清楚,周昌是在兑现自己的承诺。

使者佩服的向周昌投去一眼,一拱手,离开了大堂。

使者返京后,把周昌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吕雉。

吕雉耐着性子听完使者的话,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周结巴放肆!”

说实话,吕雉也真没想到,周昌竟然敢和自己叫板。依着她的性格,一时三刻就想拍人过去把周昌抓过来。

然而,等她热情洋溢地问候一遍周昌全家后,突然回想起“易储风波”时,周昌的那次抗命,如果没有那个周结巴,也许自己现在应该和戚姬换个位。记得那一次,她还为周昌下过跪,当然,那是感谢的一跪。

吕雉又慢慢地坐了下来,冷冷地对使者说道:“再下诏令,召赵王进京!”

使者突然有些傻眼了,本以为吕雉会大发雷霆,甚至会派大军过去,直接剿了那个姓周的。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吕雉竟然这么能耐住性。

使者明白,吕雉此举是在向周昌施压,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再跑一趟肯定依然是一无所获。

但不管怎么说,太后既然让他去传召,那也只好去了,不跑白不跑,反正是公费旅行,又不用自己掏腰包。再说他在吕雉面前,又不敢说一个“不”字。

因此,使者硬着头皮又跑去了赵国。

使者这次赵地重游,并没有什么新意,把上边的故事情节重新上演一遍罢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仁兄并不是跑这两趟。史书记载“使者三反”,也就是说,这位仁兄最少跑了三趟。不过古文是很有意思的,实际上“三反”也可以理解为往返多次,不一定是确指三次。

不管怎么说,周昌这次算是和吕雉较上劲,苦就苦了那位使者,跑过来返回去,把两条腿遛的不轻,还两边受气、两边挨骂。摊上这么个差事,真是个苦命的孩子。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

刘邦的丧事终于办完了,刘盈也顺利登基了,不过汉朝的军国大权却全部掌握到了吕雉的手里。

出现这种局面要说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刘盈还年轻,由老娘替他当两天家似乎也未尝不可。

话说回来,出现这种局面也由不得刘盈,这位17岁的老实孩子,一直以来是老爹老娘较劲的筹码。

怕惹老爹不快,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唯恐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多年来没干一件正经事,“实在”两个字完全能代表他的生存状态。

同时,刘盈又完全依赖老娘。他每一个举动,全部仰仗老娘的指点。实话说,他能赖在“太子”的位置上不挪窝,全靠老娘的张罗。最终,让他养成了一个生活习惯,任何事情都靠老娘替他拿主意。

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明白,一个人能不能独立,不完全是靠自己的地位,而主要在于自己的思想。如果思想不独立,无论混到什么样角色,最终也只是别人手中的玩偶而已。刘盈的行为,完全符合“玩偶”这个称呼。

既然皇帝都听吕雉的,那天下自然就是吕雉的。她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对外人来说,只有干着急的份。

更重要的是,现在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吕家的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