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人,想去鸡笼屿和福建参观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
最终,民都洛岛的万余汉民,舍不得离开民都洛岛。
对此,朱棣也能理解。
毕竟,多少年拼搏建立的房舍,开垦出来的良田,全都在民都洛岛。
迁徙巴拉望岛,就意味着一切从头再来。
非逼入绝境,很难舍弃。
最终,他请梁道明吕珍帮忙,三方组成两百艘战船舰队,迫近吕宋国都马尼拉。
打着为中原被压迫汉人遗民主持公道的旗号。
迫使拉干王做出让步。
对民都洛岛汉人遗民征收赋税,由以前三倍于当地原住民,降低为一点五倍。
对这个结果,刘江河为首的民都洛岛汉民十分高兴兴奋。
朱棣也很高兴。
吕宋朝这种区别对待。
注定了,民都洛岛汉民不可能真正认可拉干王。
而现在的好处,也是他为民都洛岛汉民争取的。
民都洛岛势必和他为首的势力走的更近。
这有利于将来征讨吞并吕宋。
同时,经过他的说服,刘江河为首的当地大族族长,愿意去考察观摩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
朱棣对这些大族族长提出的条件很简单。
只要他们答应帮助族中百姓搞乡土村社。
作为他们不入股参与的交换,他会扶持这些当地大族,经营海贸。
他们的钱财,没资格直接进行福建到南海的海贸。
但福建海商们,把货物运送到吕宋,可以售卖给他们。
他们作为吕宋本地人,虽然是汉民,可在吕宋到底也有不少人脉,可以拿着货物,在吕宋贩卖。
利润也十分可观。
不过,必须推行雇工身股制。
在这一点上,朱棣展示了十分强硬的态度。
海外无论原住民还是汉民。
不以族群划分。
以对他理想支持来划分。
无论是什么人,谁反对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就是他的敌人!
谁如果不改变思想,站在对立面,他都会毫不留情铲除。
在四海之上做事,他不会如在大明那般,处处谨慎。
在这里。
他定下规矩,必须执行!
强硬的态度一定要表达。
做事的手段又要另当别论了。
刘江河等人上了战船后,朱棣就把福建已经开始搞雇工身股制的商贾豪强,与这群人安排在了一起。
让这部分人现身说法。
这些人,与刘江河等人身份差不多,很多人都是一族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