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就难在里面的壁绘,说到底也就是将敦煌石窟里那套依葫芦画瓢的给搬过来,画匠换了一批又一批,修修改改的也没能让皇帝满意,工部尚书一连换了三任,工期更是一拖再拖,五年都没什么眉目。
头一批起稿,下一批走线,再来一批绘彩,绘制风格谁也不挨着谁,五年工夫砸进去不少财力人力,到头来都是狗尾续貂,不伦不类。
后来赶上北境外的鞑子没完没了的在边境上找事儿,再昏聩的君王也知道这会儿的重心得转移到边防战事上,不然且不提史书将来得如何撰写,还有没有命享乐都是回事儿了。
于是,登穹塔也就顺理成章的停工了。
明宥皇帝虽然贪图享乐,但也不得不说他在朝堂用人方面还是颇具几分远见的。
除了三省六部,皇帝手下养着一众“暗卫”,统称“擎夜卫”,为皇帝手下查贪铲异的一记重拳,直属上司是皇帝,奉皇命行事时,手段颇为毒辣狠戾,官员不论品阶高低都得配合办公,私底下好些差事朝中官员更是无权干涉其中。
可谓权势滔天,可是就算手握再大的权力,也左不过就是皇帝豢养的一群会咬人的狗。
朝堂上百官都十分忌惮擎夜卫,生怕哪天自己跟这帮狗腿子扯上关系,脱官袍事儿小,掉脑袋事儿大。
擎夜卫虽然是皇帝一手建立的,但都说树大易招风,顾忌的人多了,免不了有胆儿大的背地里参上一本,心眼儿小的暗里给穿穿小鞋,自古帝王皆怕卧榻之上有他人酣睡,可沉沦奢靡的皇帝还是得仰仗着这帮狗看家护院,到底也没削了擎夜卫的权力。
还有一层缘故,就是如今镇守北方边境的宁靖侯,令北境鞑子闻风丧胆的齐老将军,正是擎夜卫指挥使乔珩力荐的。
老侯爷从前也就是个从六品的小官,没读过几本书,大字也不认得几个,但是战场上骁勇披靡,能把敌人打的跟他写的字一样零碎。
随军的时候打了不少漂亮仗,又有乔指挥使的大力举荐,一路拜将升官,年近五十终于封了侯,人称:北境杀神。
习武之人身体素质都比常人强很多,即使年近半百瞅着也就像是个四十冒尖的中年人,精力旺盛的很。
家中已有两个儿子,长子齐猛,次子齐冲,三十几岁的时候又得了个大胖儿子,老侯爷是个糙人,给前两个儿子起名字几乎用尽了他肚子里的墨水,给幺子起名更是觉得比让他上阵杀敌还难。
桌案上铺张纸,墨迹半晌就写了两个歪歪扭扭的“齐”字,老侯爷恼火的笔一撂不写了。大夫人看了侯爷的字,称赞道:“齐亓这个名字好啊!”
于是,齐小公子就有了名字。
虎父无犬子,齐猛、齐冲这两个儿子打小就跟着老侯爷习武,一身好武艺全承了老爹衣钵,老来得子的侯爷对幺子齐亓疼爱有加。
即便如此也是让小儿子十五岁就随军上了战场,爷四个一齐往阵前一站,不怒而威的气势便已经将边境上的鞑子们吓得魂儿飞了。
老侯爷常说:报国方趁年少。
这也是他会的为数不多的一两句文词的其中一句。
齐猛、齐冲长得随爹,一看就是沙场上摸爬滚打的粗犷汉子,而小儿子齐亓却随了娘,大夫人原是江南婉约的世家小姐,本就生的温和端庄,加上老侯爷宠妻宠的没边儿,边境的风沙也没吹败了这朵美人花,反倒添了几分飒爽风姿。
齐小公子皮囊生的极好看,长相神韵都像娘,唯独性格悍猛随爹,跟着爹和哥哥打了几年仗,一出手就折了边境鞑子几百余人。
不拿刀的时候像个翩翩世家公子哥,上了战场就换了幅模样,像撒了绳儿的疯狗,眼里放光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