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他虽然没有用军事手段去扩充疆域,但经济手段、文化手段一直在持续。
派出种田高手,传授这些土邦先进的种植技术,教他们数术、汉字、汉话,帮助土邦,建立一个以土王为主,施行类似于乡土村社,普通百姓占据六成利益,三成政治话语权的特殊营运体系。
土王在这种先进农耕大发展中,获益匪浅,瞬间成了暴发户,对燕藩十分亲近。
而土邦内的百姓更是感激燕藩。
一个土邦数万人,占据一个大岛,他们根本开发不过来。
即便给这些土邦预留足够多的土地,还有很多土壤肥沃的平原,能够安置很多百姓。
单单靠大明,每年五万迁民名额,太少太少了!
一个面积极大,可耕种平原极大的岛屿,至少,也得安置十万人,外来人口,全面压制土邦吧?
可现在,大哥只给他五万的名额。
一年连一个大岛所需人口都无法满足。
对待土王。
燕藩也已经确定了一套长久的指导理论体系。
二三十年后,这些接受教育开化的土王,也要逐步进行改土归流。
土王造反?
不怕!
他们的利益、有六成分散在普通土邦百姓手中,政治话语权也有三成被普通土邦百姓控制着。
燕藩会一直盯着这种利益、政治权力分配不变。
对于一些,对土邦内部,民怨很大的土王。
燕藩在二三十年后,会直接清洗掉,一举赢得土邦百姓的信服。
而中原迁民大量迁徙,也会在这数十年间,把中原传统文化,带去土邦,同化比较封闭的土邦百姓。
“少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接下来,少爷入倭,我的用处不大,我会秘密留在高丽,暗中遥控指挥,军情司驻高丽系统,全面和高丽革新团体接洽。”
……
半月后。
当军情司传来,小早川仲业全面撤离到鹿儿岛的消息后。
休整半月。
养精蓄锐,精神抖擞,渴望将理想之花,推广到倭国的海陆军将士,高唱着已经被定为国歌、军歌的《炎黄种》,再次从汉江码头登船。
“五千多年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
高丽国君王禑,领着文武百官,为朱棣出征送行。
羡慕看着雄壮歌声中,登船的精锐骑步军。
王禑搓了搓手,讪笑道:“王爷,根据下国君臣这些时日的商讨,基本同意高丽有意愿的百姓,迁徙燕藩。”
他巴不得那些苦哈哈,被革新派鼓动,眼睛渐渐变红的牛马,离开高丽。
自从革新派闹起来,他想到那些卖儿卖女的牛马,就辗转反侧,彻夜难免。
生怕这群牛马牲口发疯,学习大野五郎集团,铆足劲儿,妄图把他拉下王座。
“王爷,小王麾下近卫军,十分羡慕王爷陆军的装备,从火铳火炮,到王爷陆军这种帆布做的坚挺军装……”
自从见到燕藩陆军后。
他越看近卫军就越觉不够气派。
就琢磨着,全部换成燕藩这种样式的。
可这需要面前这位四海之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