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前者的有一大批人。
这些人这些年,在背后做了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手伸的很长。
那些私人水泥工厂,真正拿大头的,全都是这群人。
这分明就是一种官商勾结。
他没有对太子提及这些事。
以太子的耳目,这些情况,恐怕早知道了。
俞靖放下制图用的铅笔起身,含笑看着蓝玉、沐英。
蓝玉顺势拿起俞靖放下的铅笔。
好奇问:“这种小玩意儿,伱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俞靖笑道:“蓝叔,这个小玩意儿是无意间制作出来的,随着我们燕京工业区发展,对于煤炭、焦炭的需求量猛增,单靠从占城、南朝购买,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在寻找煤矿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类似煤炭黑乎乎,却无法点燃的东西。”
“靳宓这个小家伙对这种新奇矿产十分好奇,在研究中,首先发现这种矿石具有十分强的耐火性,现在我们的高炉耐火、耐高温坩埚砖中,就添加了这种矿石。”
石墨在工业区大量运用的过程中。
有些工人,家里有孩子读书,发现了石墨块具有很好的着墨性,就带回家里面,捣碎做墨汁。
……
“起先做墨汁的效果很不好,就有人开动脑筋,在石墨粉中,掺杂树脂、鱼漂胶之类的粘性物,制作成炭笔,孩子们蹲在永备的水泥马路边,就能写字了,后来,又有人发现了商机,为了解决用炭笔过程中满手黑的问题,制作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铅笔,现在,这个发现商机的人,已经开设了一个拥有三百工人的工厂。”
蓝玉、沐英等人,听的面面相觑。
这铅笔一物的发明,看似不经意间发生。
但只要有点见识的人都明白。
这种发明创造的过程,在大明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蓝玉思考的更深。
别的不说。
若是在大明,这技术发明出来,一旦成为能下金蛋的母鸡。
就不知会招来多少各路神仙。
轻则,要把绝大部分的红利分给各路神仙。
重则,家破人亡,技术被人巧取豪夺。
这种环境下,谁还敢搞发明?
蓝玉满嘴苦涩摇头,看了眼,坐在作战室帅位书桌后,看书的朱棣,“现在的中原,学不来你们这些。”
话罢,转移话题,好奇询问:“数年前,你出海数年,发生了什么,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
朝廷一边的将领纷纷转身,看向俞靖。
俞靖出海远航数年之事,他们都知道。
但出海后,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大家对这个问题,早十分好奇了。
只是一直不好意思询问。
俞靖看向朱棣。
一道道目光落在朱棣身上,身为一个领兵之人,如此密集的视线投射到身上,朱棣第一时间察觉到。
抬头,看着众人眼巴巴的目光,好笑道:“怎么了?”
刚才这作战室内,低声交流的声音可十分密集,怎么一下子鸦雀无声。
蓝玉主动解释:“我刚才询问俞靖,他出海远航数年,发生了什么,若是不方便说,就当我没问。”
“没什么不方便说的。”朱棣笑笑,冲俞靖示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