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对江北的自身优势进行阐述,方案里还分析了竞争对手东川。
看得出来,做方案的这个人,应该做了很多的功课,角度也相当犀利。
东川的优势,无外乎就是汽车产业配套,再加上人才优势。
可在这个方案里,这些全都变成了劣势。
东川汽车产业成熟,竞争也大。
再加上东川已经有了汽车品牌,龙腾能源去了东川之后,就会存在竞争。
虽然东川会给一定的政策性扶持,而且龙头能源也会快速打开局面。
但是,竞争依旧存在。
政策的扶持和倾斜,资源的供给,交通的配套,等等等等,都会存在竞争。
但如果龙腾能源来了东海,那可就不一样了。
东海没有其他汽车产业,龙腾能源来了之后,那就是亲儿子。
为了龙腾能源的发展,东海会倾其所有,一切为了龙腾能源而让步。
无论是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开始资源的供给等等,都会优先考虑龙腾。
这在东川那边,是绝对达不到的。
东川那边最好的装修,也不过是一碗水端平而已。
而在东海,龙腾能源就是绝对的老大!
还有就是东川的人才优势。
东川虽然有更加全面的人才,但是用工成本也更加高昂。
而龙腾能源前期刚刚投产,暂时也不需要太多的全面人才。
产力还在爬坡阶段,只需要一小部分的高端人才,就可以完成老带新。
等到龙腾能源把业务做大,人才也都培养完成。
这些人才不光中心,而且都是江北本地,也轻易不会被挖走。
当然了,这份方案也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比起刚才的那份方案,总算是可圈可点。
之前的那一份方案,虽然优秀,但是平平无奇。
江南区拿得出来,国内的其他城市也拿得出来。
除了关晓琴的原因之外,向东流找不到一个,一定要选择江南区进行合作的原因。
而江北区的这个方案,虽然不是非常的完美,但是却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最起码在这个方案当中,江北区是有它的优势,也有国内其他城市所不能代替的长处。
总之,面前这个方案摆在这里。
向东流会纠结,会犹豫。
如果不选择江北区,也会有些许的后悔。
如果东海刚才是拿这个方案来进行第一轮的接触,他也就不会那么快的将东海给淘汰。
向东流看方案的时候,会议室内的其他人安安静静。
虽然向东流还没有表态,但是会议室内的所有人,全都有所预感。
向东流应该对面前的这份方案比较满意。
否则也不会看得这么细致,更不会看这么久。
其中,周主任和徐大姐感受最为明显。
刚才第一轮跟项目方进行接洽的时候,他们两个也全都在场。
对于东海刚才给出来的方案,向东流只是简单看了几眼,随后就搁置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