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向朱标,“除此之外,你以咱得名义,给各地下一道旨意,准许福建商人,前往各地开办雇工身股制工厂,如果各地原有的工厂,愿意接受福建模式,福建商贾也可以入股这些已经开办起来的工厂。”
现在,只有福建掌握了真正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和技术。
如果想按照老四设想。
利用这些对大明来说,并不落后的技术,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就必须让福建商人走出去。
让他们把燕华亲族教授的工业化技术标准,带到大明各个地方。
如今这个局面。
他都没脸求老四派遣技术人员回来帮忙了。
何况,除了福建,其他地方都在搞私营。
帮这些工厂主,只会给雄英全面推动雇工身股制创造障碍。
还不如准许福建商人,走出福建,去开办雇工身股制工厂。
要么,迫使现在各地的私营工厂主,按照福建商贾的要求,完成工厂改造。
大明地方上。
不光有保守派。
也有革新派在担任地方官员。
这些官员对福建商人是欢迎的。
福建商人带着雇工身股制模式去了北方,去了江浙、去了直隶,凭借他们的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没有了运输成本,完全可以对那些私营工厂主产生强大压力。
“儿臣遵旨!”
……
于此同时。
就当方孝孺、蓝玉乘坐朱棣送朱元璋的蒸汽游轮,匆匆从秦淮河码头出发时。
马六甲,陈朝王都码头。
一艘公爵级战船也在陈朝海军监视下,大摇大摆驶向海港码头。
出访使节,解缙带领沈至为首的随访商人、工人团,站在甲板上,看着热闹的码头。
解缙唇角挂着一抹冷笑,意气风发道:“沈东家,你说,咱们燕华打陈朝,需要多久,才能赢得战争胜利?”
沈至唇角抽抽,看着解缙,心中哭笑不得大喊,解部长,你可是外务部的部长!
外务部啊!
按照过去,那就是礼部!
好嘛,礼部官员,按道理是最讲礼仪的,现在,这位外务部部长,张口就是喊打喊杀!
眼中跃跃欲试,哪里是来出访。
分明就是来下战书,挑起战争!
不过,他喜欢!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