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他绝不能让宋濂去燕藩。
必须把这个消息,告诉姥爷。
让姥爷想办法,劝阻宋濂不要去燕藩!
朱棣离开大本堂后就赶往坤宁宫。
吃过午饭后,他们一家就要出宫,去泰山家住几天,然后住到会同馆内。
朱棣尚未抵达坤宁宫。
他在大本堂的讲述,以及宋濂想去燕藩看看的消息,就已经在宫内传开,并且迅速向宫外飞去。
……
“阿爹,快洗手吃饭,皇祖母做了你和娘亲最喜欢吃的饭菜。”
朱棣进入宫院,在外面等着的祈婳,就匆匆跑来催促。
朱棣简单洗漱期间,朱元璋也赶来坤宁宫。
一家人坐下用午膳。
朱元璋一直等朱棣吃的差不多,开始喝汤时,才笑问:“听说,你今天在大本堂讲课,把宋濂那个老东西都给折服了,还要写声明书,然后跟你去燕藩看看?”
此事,一直亲自忙碌午膳的马秀英、徐妙云还不知晓。
听闻后,全都诧异错愕看向朱棣。
朱棣放下筷子,笑着点头,“宋先生的确想去看看,不过,我估摸着,这件事传开,肯定会有人去游说劝说宋先生,毕竟,这位老先生在大明士林读书人间的影响力太大了,很多人,都不希望这位老先生去燕藩的想法,真的成行。”
哼!
朱元璋瞧着朱棣一脸不在乎,不由没好气哼了声。
“咱希望宋濂这个老东西能坚持住,去你燕京看看,这样,有利于大明年青读书人,接受新风。”
朱元璋说着,话锋一转,好奇问:“你治下的文官,都能做到你讲述中,去农田发自内心尊重农民,去工厂,发自内心尊重工人?”
朱棣用手帕擦了擦嘴,摇头笑道:“父皇,怎么可能,这群人也是从咱们中原跟我出海的,数千年,尊贵卑贱、官僚主义、官本位思想怎么可能这么轻松改变,不过,他们现在就是虚情假意,去了村里,也不敢吆五喝六,颐指气使了。”
“想要扭转陈腐之气,真正做到我所说的实践性传统文化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通过提高百姓政经地位,让官员不敢吆五喝六,在官员和百姓、精英和百姓相互长时间磨合后,人们习惯了这样做后,就会慢慢从不敢,到习以为常,最后认同。”
朱元璋默默点头。
老四的两个理念,本质上,就是通过赋予百姓更高更大政经地位。
实现中枢下面的力量平衡。
但没有太大削弱中枢的集权,导致权利涣散,中枢战斗力衰减。
说白了,就是把下面县官、士绅、商人的一些正经地位,通过两个理念,分润给百姓很多。
这套理念中,充满了浓烈的斗争思维。
朱元璋收敛思绪,笑着提醒:“吃饱了,就抓紧时间休息,辉祖已经催了好几次,邀请你去金陵工业区,帮他把把脉,而且,蓝玉昨天也回来了,和京营的瞿能、朱能、丘福他们商议,向爹提出邀请,想邀请你去京营看看,咱答应了。”
朱棣不由扶额,无奈道:“父皇,我还想去金陵周边的城池、农村好好看看,我的人民经济、精英经济论述,缺乏一些反面的实践参考,明天去完京营,再有什么邀请,你可别替我答应了。”
哼!
朱元璋笑哼,“好像很多人稀罕你似的,除了蓝玉他们,自己想想,谁还会邀请你。”
“我先去睡一会。”朱棣脸微红,起身匆匆就走。
哈哈……
身后传来众人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