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朱棣身边就聚集了一群人。
有朱樉为首的皇子们。
有蓝玉、方孝孺这些与朱棣交好的文武。
一群人,很快来到周庄内第一个村子。
沈至带着朱元璋来到村办刺绣坊。
众人站在外面窗口、门口观看。
一群妙龄少女正坐在里面纺织丝绸、刺绣。
有点文学底蕴的朝臣,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想到一句诗:秀女拈针锦线长,纤纤玉指领馨香。
沈至介绍道:“陛下,当初帮扶周围村庄建设乡土村社,我们根据王爷的指导,在这些村子建立了学堂,这些女子都粗浅学了三字经、论语,然后我们沈家就派出绣娘教这些女孩子刺绣,学过知识的女子,对于刺绣的领悟能力很不错,仅仅两三年功夫,刺绣的整体能力,就已经超过我们沈家秀坊的熟练绣娘。”
“现在,每个村,这些女孩子都宝贵的很,别村要想娶走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就必须答应,将来嫁一个这样的女孩子到村子里来,不然,就得出更高聘礼,可是,伴随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马秀英回头,饶有兴趣询问:“什么问题?”
这些女孩子不被父母嫌弃。
相反,还被这么重视,她很高兴。
农村太多溺死女婴的事情了。
很多家庭,即便养闺女,大多都是为了百姓之间换亲。
身为女人。
大明母仪天下的一国之母。
她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悲惨不断上演。
可以前,她也无能为力。
自从乡土村社建成后。
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金陵附近的乡土村社村,女孩子在养鸡、养猪方面,比男人更有耐心、更有优势。
女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渐渐变重要了。
土桥村那个春妮,嫁到邻村,因为学了点老四教授的数术知识。
更是成了乡土村社的带头人。
……
沈至笑道:“娘娘,现在周庄有闺女的村庄内,都在讨论,乡土村社的股份,家庭女性能不能分一份,将来出嫁怎么办?带走?还是如何?”
“很多有女孩子的家庭,随着家庭富裕,嫁女也不在乎聘礼,反而要求婆家许诺,自己女儿嫁去对方家中,必须分一份股份,作为依仗,即便将来被休妻,婆家也不能索要这份股份,为此,闹出好多笑话和矛盾。”
朱元璋微微皱眉,扭头,冲朱棣招了招手。
朱棣快步走来。
朱元璋询问:“老四,你对这个情况,有什么建议?”
朱棣环顾众人。
瞧着一些文臣,已经面露愤怒,跃跃欲试想要发表意见,笑道:“儿臣以为,朝廷不必对此抵触惧怕,事物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新问题的出现,这是必然规律,而且,未来随着女性在创造财富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予以她们利益也是必然的。”
“诸位大人家中有正室,还有妾室,为何正室拥有极大的权力?”
“说到底,就是因为正室在家庭角色中,发挥的作用很大,负责管理后宅、教育孩子等责任,所以需要予以相应的权力罢了,妾室,在诸位大人眼中,就是讨你们欢心,为你们生儿育女的工具,她们的价值卑微,所以不需要予以什么权力。”
……
朱元璋见群臣纷纷尴尬低头,不由笑了。
有人还想反驳老四。
可老四把他们拉出来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