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底线!
也是燕藩上上下下,共同形成的底线思维。
任何势力,踩踏这条底线,燕藩都会团结一致,予以最凶狠的反击。
“是!”
二人领命后,小早川仲业有些支支吾吾道:“王爷,立国时,我们能不能去参加?上次去燕京,臣因为十万火急,也没有好好看看燕京,鸠山信更是从未去过……”
王爷把世子放在这里。
分明是开始历练世子。
任命他们辅佐世子,这是天大的荣耀。
可燕藩立国这种辉煌时刻,他们也想去见证。
朱棣笑道:“当然能了,到时候,雍鸣也得回去,不光你们,我还邀请了足利幕府,倭国其他诸侯,我也准备邀请,高丽国,另外,我父皇母后,也要亲自去见证,我这个儿子的成就……”
小早川仲业、鸠山信听闻后,相视一眼,眼中闪烁着激动。
这可绝对是一场盛大的立国!
二人突然冲朱棣一拜,“请王爷赐姓!”
朱棣微微愣怔,略微思索,明白了二人的意思,摇头道:“没这个必要。”
二人分明是希望他赐汉姓。
其实没必要。
到时候,他搞一个燕藩百家姓就是了。
把小早川、鸠山这些姓氏收录进去。
中原的姓氏,不也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
比如第五、司徒、长孙这些姓氏。
小早川仲业坚持道:“王爷,我们希望彻底融入燕藩中,也不希望往后再因为姓氏,发生波折,既然选择接受王爷统治,索性就彻底的改。”
倭国的姓氏,若是保留下来。
往后,难免会有一些野心家,利用姓氏做文章。
所以,不如他们带头,彻底汉化。
据他所知,迁徙燕藩的蒙古俘虏,吕宋本地人,都这么做。
当然,他们这种选择,并不是受王爷强迫,而是他们自愿的。
燕藩的种种,让他们愿意心悦诚服改姓易俗。
朱棣看着二人。
尤其是小早川仲业。
小早川仲业的心思,他知道。
倭姓留下来,这片土地上,难保将来不会生出野心家,利用这些和汉姓有区别的姓氏做文章。
小早川仲业是真的厌倦了杀戮。
朱棣略微沉吟,说道:“既然如此,仲业姓王,王仲业,鸠山姓李,李信如何?”
有他们带头。
将来,倭国肯定也会如迁徙燕藩的蒙古俘虏一样,掀起一场改姓潮。
当然,会有一些人坚持原来的姓氏。
但必然会像第五、司徒、长孙、杨王这些姓氏,变为被遗忘的小众。
就再也没有人,能利用姓氏之风,掀起什么风浪了。
“谢王爷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