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经过徐达身边时,给徐达请安,和刘伯温、蓝玉、沐英等人简单交谈几句,来到朱标身边,含笑道:“大哥。”
朱标含笑看着,指了指朱棣的军服,“不要总把自己当军人看待。”
朱棣点头,笑着解释:“大哥,我们这种军服设计,是有意图的,四海之民,部落繁多,族群也多,每个族群都有不同的服饰、发饰……”
想把这么一个散装的群体,统合成一个族群。
是一个十分大的课题。
除了夹杂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理想中的中原文化。
车同轨书同文。
另外一件事,也必不可少。
那就是统一服饰、发饰!
历朝历代,新朝建立,都要对服饰、发饰做出一些改变。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现在的大明。
中原的服侍、发饰经过了不断变迁迭代。
为何?
其实很简单。
从肉眼可见的服侍、发饰,扫除前朝痕迹!
“为何不用咱们大明服饰呢?”朱标看着朱棣,笑问:“你想在四海之上,扫除咱们大明的痕迹?”
朱棣坦然笑着摇头,“强推大明服饰、发饰当然可以,可这种同化行为,太霸道,留下的后患太大……”
太霸道的掘根。
一定会把一些根系留在土壤中。
留下太多隐患。
他喜欢不动声色的掘根。
直接在四海之上,通过他们这些精英层,引领一种服侍、发饰潮流,百姓必然效仿。
将来,这种分体式服饰就会成为所有四海之民一种共同标识。
一种共同身份认同的象征。
现在是军中。
未来,他会在文官中开始推行。
带动商贾们。
最终影响下面百姓。
直到完成四海之民易俗的目的。
……
说到最后,朱棣笑着摊手,“反正,就是件衣服,在服饰方面,我温和易俗,在文化方面,我强制性推行中原文化教育……”
牺牲一下表象,温和掘了四海之根。
完成不留隐患的同化。
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可。
而且,随着工业化发展,大明现在的服饰,根本无法适应工业化。
既然如此,为何不提前一步到位呢?
朱标深深看了眼朱棣。
‘真阴险!’
竖耳偷听的百官,听完后,很多人忍不住暗骂一句。
一直以来,朱四郎给他们最深的印象,就是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