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江小将军请随我来。”
小内侍负责地架起了江鸿的胳膊。
“小将军慢走。”
上官鹿鸣笑眯眯地目送走了一头雾水的江鸿,心里暗暗道:
“不愧是小将军,这筋骨够壮实。”
凤梧宫。
皇后换下了繁复的宫装,却在宫人为她净面之后,又覆了一层薄粉之后才走到正倚靠在床边看书的皇帝身侧坐下。
“怀宁的婚事,妾身有了几个人选,陛下帮着拿个主意?”
永和帝抬眼:“说说看。”
“大理寺卿陆重的次子,陆渊之。虽说学问不如他哥哥陆泽之,但也很是不错,年纪也和怀宁相当。”
说起这个话题皇后兴致勃勃,难得能和永和帝说上几句话,她没停顿就继续往下说。
“还有妾身母家的侄子,李季,陛下春猎时见过的,还送了妾身一头鹿呢。
再有就是辅国公的孙儿,赵兴德,也是文武皆宜的好儿郎。陛下觉得如何?”
陆重是永和帝的纯臣自不必说,皇后却绕了路挑上了陆重的次子,看似不会影响陆重最看重的长子的仕途。
可陆泽之和陆渊之一母同胞,怎会不偏向亲人。而皇后的母家把持着礼部,尚公主后更加前途坦荡。
最后那位赵兴德,辅国公年事已高,世子很快就会袭爵,赵兴德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世子。
永和帝在心里过了一遍这几个人选,不得不赞叹皇后为了亲女谋划得面面俱到。
任何一个当了驸马,不仅能让魏怀宁顺遂无忧,连带着和她联手的端王都会得到助力。
好算盘。
永和帝最喜欢的就是制衡,他看得出皇后的意图,却也要赞她舍得放弃最优的选择退而求其次。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不会直接驳回,而是权衡给她哪一方的势力。
何况一国皇后已经将仪态放得如此之低,他也不好将这三个人选统统打回。
但是既然永和帝看出了她背后的计划,又怎么会顺着她的意思往下走。
“皇后有心了,这三人倒是都配得上怀宁。不过朕还记得,安国公的世子人才也不错,怎么不考虑呢?”
皇后的笑容僵了一霎,她当然不可能真的绑定在端王的船上,更不可能把女儿嫁进端王的亲信。
即使她厌恶先皇后的儿女,却也明白无论是谁登位,她都是唯一的太后,又怎么愿意真湿了鞋,惹得一身腥。
“安国公府也是不错的,但婚事也要怀宁愿意才好,世子从小给端王伴读,妾身倒觉得,怀恩和他更相配呢。”
皇后正好把魏怀恩提起来,她乐得用魏怀恩来挡剑,还能在永和帝心里留一个慈母的印象。
但永和帝一听见魏怀恩的名字,难免想起几日之后先皇后的冥诞和她这段时间的叛逆,顿时就没有了再和皇后周旋下去的兴致。
酒力上来,他把书搁到一旁:“罢了,再看看吧。”
皇后不敢再多言,叫宫人调暗了烛火,躺上了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