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疑心探子,怎把这位给忘了。
恰一早被派出去的侍卫归来回禀,他们跟着那信鸽于城中绕了两圈,竟将一只信鸽跟丢了。
能有这等本事,且精准知道玉儿院子的唯有一个雍郡王。
竟敢觊觎他的宝贝女儿!
当夜胤禛收到了来自林府的回信。
玉儿终于肯给他回信了,满怀激动的胤禛展开信纸,遒劲有力的入府一叙四个字让胤禛唇角笑意僵住。
这是林大人的字迹。
自明白心意后,他早就想同未来岳父聊一聊。
而今虽不是个好时机,却也由不得他。
早先系统所言的那些故事并他拼凑出来的真相,那贾府无非拿捏着玉儿与林家的名声。
他虽不在乎那些,却不能不替玉儿考虑。
如今朝中汉臣占了大半,那些束缚姑娘们的女戒更是成了京中风向。
远不如满人家的姑娘们自在,便是成了亲,若不合适便能和离归家,或分了家产自己过或再寻夫婿。
什么贞洁名声,不过是来规训女子的。
不止玉儿,大清的每一个女儿家皆不该如此过一生。
这些自他看到玉儿才华时便想过。
能形成如今这般的想法,离不开系统的潜移默化和那些超前的课程。
这些年从被迫听课到后来主动,教导胤禛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里面不乏很多杰出女性。
若说是林黛玉一个闺阁女儿让胤禛下定决心,过于虚假。
自先祖入关至康熙南巡,依旧有不少人还在念着救主,更有如今朝中并不和睦的满汉臣子。
胤禛深知,皇阿玛虽然口中说着一同重用,可除了林大人之外罕有汉臣能与八旗子弟齐平。
长久下去必成祸端。
若让他去请那些自视甚高的汉臣来念旧经,非胤禛所愿。
一个海运至今都未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更遑论在他们口中被要求三纲五常的女子。
这是一条极艰难的路。
胤禛不愿过早将黛玉拉入,却不妨先说服未来岳丈大人。
凭着对玉儿的那一份宠爱与呵护,胤禛确信,林大人不止不会拒绝,反而会出一份力。
胤禛借口闷了大半月,听闻林家祖上藏书丰富想去一观,成功出宫。
看着同样的匾额,熟悉的大门,胤禛叹一口气,到底不是在江宁,他能随意带着玉儿出入街巷。
被小厮引往书房的胤禛收敛神思,对着林如海行一礼。
“本官可受不起雍郡王的礼。”林如海虽如此说着,并无起身的意思。
做足准备的胤禛并不在意,他要求娶人家掌上明珠,自该拿出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