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黛玉并未开口,乌云珠也不好看着以多欺少,“不知贾三姑娘可否将曲子默出?”随着乌云珠开口,在座诰命夫人们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探春。
才一犹豫,紧追不放的姑娘又出言刺激,不得已探春只能接了笔,一点点将自己昨日看过的曲谱默出。
有擅琴的起身站在探春身畔,默默跟着过几个弹法与音调,不由痴迷、神往。
探春才一默写完毕,便有丫鬟呈上给太子妃等人阅览,见上首之人脸上带了欣慰,刚叫嚷最凶的再度询问探春此曲作者为谁,何时成曲。
“这……”见探春说不出所以然,直接逼问道:“贾三姑娘该不会是拿了旁的不够出名的曲子来糊弄我们吧。”
不等话音落下,坐在乌云珠旁边的一身着宫装的美妇人变了脸色,呵斥道:“然儿,可见是我平日将你宠坏了,浑说什么,还不给贾三姑娘赔不是。”
开腔的美妇人乃南安郡王妃,话音才落便有不少说着郡主性子直率,郡王妃不必苛责,她们也想知晓作者是谁。
听着有人帮腔,自来与九公主交好的郡主穆然不服道:“母妃,此残曲多少大儒名士看过,皆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也不曾补出一二,她贾探春不过一个庶女怎知道的如此清楚,还轻易默出来。”
“女儿多问一句也是怕贾三姑娘一时糊涂做了错事,连累满府姐妹声誉。”
在场之人皆为名门贵女,虽都跟着读书识字,谁也不敢道一句识尽天下经史子集,若真是用了旁门左道被认可,来日传扬出去,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然儿还和小时候一样,半点没变。”乌云珠笑着接一句,随后看向探春,“贾三姑娘想必也是擅琴之人,可否弹奏一回,也让我们一饱耳福。”
此话听着像是为探春解围却是将人推上风口浪尖。
探春虽学过琴却不擅长,正不知所措,黛玉轻轻拍拍她的手,笑着看向乌云珠,“夫人,我瞧这曲子颇有感触,若诸位不嫌弃,黛玉便献丑演奏一回。”
不等乌云珠开口,太子妃先吩咐婆子搬了琴来,穆然虽不忿却也不敢对当朝太子妃不敬,只气哼哼等着看黛玉出糗。
挑商复抹间,众人似乎闻到淡淡的兰花香气袭来,一时又缥缈远去,如入无人之境,撩拨着众人心绪也一下下安抚着众人心绪。
一曲终了,她们似看了兰花的一生,又似透过兰花看到了万艳争辉前的一轮明月,典雅清丽,又含了无尽希望。
便是最不喜这些的穆然都久久未能回神,满心只剩一句怎么可能!
上首太子妃赞道:“此曲如同平宁,雅洁高贵,不同凡俗。”
南安郡王妃紧跟着道:“平宁公主琴技如此厉害,我都不敢说自己擅琴了,这一首《猗兰》公主弹的哀而不伤,听的我身心俱好。”
她当年于宴会上弹奏一首阳春白雪成为京城琴技第一人,更是因此被南安王爷看中,后来数年宴会无人再敢弹琴,便是有人献艺也无法超越,反倒让她美名流传多年。
这一番夸赞赢得无数夫人真诚认可,便是满场贵女们都无从反驳,尤其在家曾听母妃弹奏过的穆然,真真是挑不出一点瑕疵。
怎么会这般,难不成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