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惊讶一瞬的太子妃笑着让黛玉上前,一通夸赞后平易近人的让黛玉唤嫂嫂,被黛玉以规矩搪塞过去。
碰了软钉子的太子妃笑容才一僵,一旁乌云珠忙拉了人到跟前。
见此,各位夫人夸赞的话如夏日暴雨般袭来,不说自来宴会半隐身的迎春几个听得脸颊发烫,便是听惯夸赞的黛玉都不由娇羞垂头。
本来以相貌自傲的便是听着贾敏的夸赞都未能好转一分,满场贵女不约而同将矛头全部对准黛玉以及迎春三人。
赏花宴并非只赏花,或琴棋书画或吟诗作赋总会选其一二,任姑娘们各展所长。
不过乌云珠的宴会有所不同,除了自荐才艺,更多是拿如今大儒或流传几代的残局或残篇。
若有人能棋局或辨认出某个残曲自会名声大噪,不过乌云珠极少办宴会,如今也不过寥寥几个才女或解了一局或根据残曲续作新曲。
满场又有哪个不是人精,虽有意拉拢也要瞧黛玉这个被封赏的公主有几斤几两。
心里明白不喜此等场合的黛玉回的滴水不漏,满场贵女却不肯放过,想为其分忧的迎春扫一眼几个残局,率先起身。
见迎春竟敢选千古知名残局,研究良久的未能破局的几个姑娘对视一眼,默默到了迎春身畔,眼里含了不屑。
不过一等将军家的女儿,竟敢拿此博名声,当真无知。
更多的依旧是同黛玉过招,才刚在花厅说黛玉蛮横的姑娘耐心耗尽,推一把身旁的姑娘。
后者不得不笑着起身,说着不才,愿抛砖引玉。
一曲软舞轻柔曼妙,赢得不少赞誉,因着头一位,乌云珠赞道:“不愧是礼部侍郎家的姑娘,竟跳出了盛唐软舞的精髓。”
“夫人过誉。”被赞的礼部侍郎家姑娘道一句,悄悄挪了一步道:“不知可否有幸再观一眼那卷残曲。”
上次赏花宴上,虽只瞧出几个音符,却让她念念不忘。
今日这残卷本不必拿出,不然而近来聚贤楼林青石文采满城皆知,乌云珠难免动了一二心思。
偏有与九公主交好的见人并未按着刚说好的来,看向黛玉道:“听闻平宁公主天资颖异,流览经史,不知可能看这残曲出处。”
如此不善的话一出,惜春不由看向黛玉。
黛玉微微一笑,“历朝历代经史子集何等繁浩,黛玉不过略识几个字,姑娘过誉了。”
“公主好歹瞧,”
听着话音不对,李夫人忙笑着接过话,“此残曲虽至今满京无一人识得此曲,然曲精妙无比,平宁公主也瞧一瞧。”
李夫人发话,姑娘们虽不服气却也不敢再开口,只是眼里流露出一股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