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愿意做皇上,可朕偏偏想和爱妃你避世在这深山之中颐养天年。”
听到这话周皇后既欣慰又觉得可怜,她不知道应该对这位天下的主宰说些什么。周皇后只是默默的将头靠在崇祯的肩膀之上一同看着这小小的盆景。过了半晌她轻声的说:
“臣妾这里新添了两幅画作,还请皇上您鉴赏一下。”
以前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就经常和周皇后一起鉴赏名家大作,刚刚周皇后的一席话仿佛又使崇祯回到了那个小心谨慎但却快意自在的时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抛开了揪心的辽东局势,忘却了纷乱的中原战火。此时的崇祯再次变成了那个书生意气的年轻人。他很有兴致的来到屋子内悬挂的两幅画前,画作都是本朝的名家精品:一幅是王冕的《归牧图》,一幅是唐寅的《相村水乡图》。后者是一个宽约半尺、长六尺有余的条幅,水墨浓淡,点缀生动;杨柳若干株,摇曳江干;小桥村市,淹没于烟云水气之中若隐若现。
崇祯对唐寅的这幅画欣赏一阵,很是有些感触,于是他便在椅子上坐下去,叫宫女拿来曲柄琵琶。
“爱妃,今天是你的生辰。朕就为你弹奏一曲朕自制的《访道曲》来助助兴致。”
说着崇祯便很是投入的弹奏了起来。
就在此时,崇祯皇帝与周皇后的两个个儿子也被带了进来。长子也就是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今年已经十岁了,幼子定王朱慈炯时年五岁。其实崇祯皇帝与周皇后共有三子,次子怀王朱慈烜两岁时便夭折了。因此崇祯皇帝对幼子定王朱慈炯很是宠爱。
皇太子朱慈烺已经接受了几年的宫廷教育了,对于君臣之间的礼节他也了然于心。在宫女和太监们的簇拥下进入坤宁宫的朱慈烺,毕恭毕敬的跪下给自己的父王叩首行礼,而后很是规矩的静静站立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幼子定王朱慈炯却是另外的一副样子。他刚满五岁,而且十分的活泼好动,对于君臣父子之间的礼节也不深了解。由于他长的虎头虎脑的平日里很受崇祯的喜欢,崇祯每次看到他总是要亲自抱一抱,放在膝上玩一阵,正因为如此这大殿只能可能也唯有他不怕皇上了。一看见父亲朱慈炯就快活地叫着:“父皇!父皇万岁!”说着朱慈炯学着自己哥哥的样子倒地也准备给父亲磕头,不知怎么的朱慈炯在红毡上脚下一滑不小心跌了一跤。但他将这些权当做玩耍,所以在跌跤时反而格格地笑了起来。
崇祯也被自己这个可爱的儿子逗得哈哈大笑,他伸手将朱慈炯抱了起来放在了膝上,忍不住亲了一亲他那红扑扑的小圆脸。
此刻的崇祯皇帝完全的将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在了脑后,尽情的享受起天伦之乐来。
然而就在坤宁宫内一片祥和之时,夜色下京师正阳门外却是一片喧哗之声。守城的军士在对着城下高喊着:
“下面的人听着!九门已经关闭,尔等若是胆敢靠近,我们可就要放箭了!”
“楼上的将爷请速速开城,我是从宁远卫来的!有万急军情上报。”
楼上的守军听到这话犯了难,因为崇祯皇帝曾经下过严令。对于辽东来的军情要第一时间送入皇城京城之中,任何人不能托迟延误。但另一方面深夜打开九门这可是掉脑袋的罪过,任谁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
最终守军的将士想了一个妙招,他们朝城下的宁远士卒喊道:
“下面的兄弟,天色已晚九门是开不了。我们放下一个竹篮拉你上来。”
听到这话,下面的宁远士卒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好歹是能第一时间送上军情了。
“好!那就有劳各位将爷了!”
经过一番周折,夜色下这名宁远的军卒还是进入到了京城之中。他换了匹马,连口水都来不及喝策马扬鞭的直奔兵部衙门而去。费了半天的劲这名宁远军卒终于敲开了兵部的大门。
“劳烦这位大人!我是从宁远卫来的,有万急军情要奏报尚书大人!”
开门人揉了揉朦胧的睡眼不耐烦的说道:
“来兵部的没有不是万急军情的,走走走!明天一早再来!”
说罢在这位千里迢迢冒死赶来的宁远卫军卒面前的兵部大门又重重的被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