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难道你还想建国 > 第12章 老房子的新惊喜 初遇莉安娜(第1页)

第12章 老房子的新惊喜 初遇莉安娜(第1页)

一周后清早,老马又带着马龙去了常家大院接收钥匙。常教授两口下午一点的飞机飞往美国。

常教授带着爷俩又走了一遍,各种家具基本没动,而西耳室作为书房的博古架上还有不少古玩并没有拿走或是处理掉,说是有缘,也不好带走,就都送给你们了。

马龙一看书房的书桌,眼睛一亮,绝对海黄木大料,现在世界上根本没有了这么大树了,绝对老玩意儿。看着马龙似乎识货,常教授竟感到一阵欣慰,或许这些东西也没错付人。

马龙看着书桌上还有文房四宝,也有宣纸,就顺手写了几个毛笔字,体健安康,诸事顺遂。老先生又是连连称奇,问马龙能否割爱相赠,马龙当然愿意了,就是给他写的。

常教授让马龙落上名字,晾干后收了起来。又问马龙怎么练的毛笔字,冀东农村应该没啥名人呀。马龙简单给他讲了七爷的故事,常教授连说了不起,也不知是说七爷还是夸马龙。

老马同志提了一句,说我这里还有美金,常老先生若有需要还可兑给他一些,常老一听,说要换两万美金,说再多了就带不出去了。

常老坚持用黑市的三块二换,老马坚持官方汇率两块三,最后妥协,老马收了两块五,弄得常老连连感谢。

临走前,常教授指着书房一角说,书房地下有个地下室,里面还有些小玩意,就送给小友了。

说罢,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往门外的大发黄面的走去,临上车前,两口深深瞅了一眼四合院,再挥挥手,钻进车里,别过头去,大发起步,载着伤心、留恋却又带着一家团圆的期盼驶向首都机场。

等常教授夫妇走后,父子俩又回到四合院,挨着屋转了一圈,顺便用新买的锁换下旧锁,不是旧锁不好或是担心老房东有钥匙,而是老家的说法,房子换人必须换锁,像一种宣示主权的仪式一样。

因为这么大院子就老两口居住,倒座房屋里家具并不多,有两间房子里摆着两张实木单人床,但做工比较新,南书房里有鸡翅木的茶桌,椅子也是普通木料。

不过马龙发现整个房子的墙体较厚,应该是建筑时加了厚,而且窗子显然是后来改过,改成了双层玻璃的,窗棂用料一般,但镶嵌密实,做工精致,这样下来房屋的保暖效果肯定很好。

再看了厢房,耳房,所有房屋的用料规格基本一致,想来营造司郎中对自家院子真真的用了心,准备传承万世的,谁成想这会儿就便宜了马龙了呢?

等到了正房,又发现了好东西,五间正房放了三个双人床,全都是海黄木的,衣柜用料都是紫檀木。

马龙想着,绝对太值了,就冲整个院子里的各种家具,四万美金都值得,何况还有这么大的一个院子,捡着宝了。

在书房看了一圈,更是惊喜连连,不仅海黄木的书桌,座椅,连博古架都是海黄木的,另外博古架上有些瓷器虽然不认识,但绝对不是凡物,另外还发现架子上还有几个卷轴,打开看看,居然有张大千、齐白石等等名家字画。

当然现在不太值钱,官方礼品店里可能用不了多少钱就能买到,不过这些到了后世可就是天价了。然后又掀开书房一角的地下室盖板,打开灯,进入地下室,并没有感觉丝毫潮湿,估计地下室外围三合土不薄,做工真实扎实。

地下室感觉比西耳房整体加起来都大,看来不仅仅是位于西耳房下面,很可能往外扩了不少,不知道当初常家先祖存了多少好货,又都去了哪里。

偌大的地下室有两个实木架子,上面摆着些不知价值的小玩意,地上倒是有几个箱子,还有几个画缸,里面零散的插着几幅卷轴。

老马也看不懂这些,就让马龙自己去折腾。马龙凭着有限的见识,看了一下,感觉今天兑的美元应该白送给常老,占大便宜了,这些简直是意外的大惊喜。

因为短时间这里没人住,爷俩就紧忙活着把小件或是感觉贵重的物品放进了地下室,然后搬过来一个实木茶几,正好盖住地下室盖子,茶几上还摆了一盆已经凋零的绿植。

安排妥当,锁好门,爷俩晃晃悠悠往秀水东街驶去,路过鼓楼,在马龙的指引下,老马从姚记炒肝店里买了一堆肉包子,要了个小纸箱,马龙坐在后座拎着,不时还捏出一个来,几口就能干掉一个。这是马龙前世经常来的小吃店,主打就是肉包子,这时候吃起来,感觉比前世更香。

西海距离秀水东街可不近,大冬天的,把老马同志骑了一身汗,终于一个小时后到了终点。

马龙把箱子递给老妈,让老妈和小姑赶紧吃,父子俩也抽空就往嘴里塞一个,一边吃着一边张罗着卖货。

这时一对高大的外国夫妇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走了过来,听着他们互相说话,明显是俄语。

马龙马上用熟练的俄语招呼,一家三口一听熟悉的语言,立马奔着摊位过来,马龙先是称赞了男的帅气,女的漂亮,再说小女孩像个天使,说的一家高兴不已,小女孩还自我介绍说,名字叫莉安娜,互相聊了一会儿,马龙了解到这是苏联驻华武官,实际上属于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

因为中俄关系恶化,苏联专家尤其是俄罗斯那边全部撤离,再加上华国之前引进的武器大多是乌克兰生产的,所以派这个乌克兰籍的武器专家过来,充当驻华使馆的武官。

男的名叫夫科斯基,马龙一听,妇科司机?好名字。夫科斯基问马龙,这么小年纪,华国很少还有学习俄语的了。

马龙告诉他们,是跟爷爷学的,爷爷当年就主修的俄语,很是熟练。司机点着头,嘴里说着哈勒少哈勒少。

马龙跟他闲扯了一会,然后开始介绍起货摊上的各类货物,说的天花乱坠,天下少有,错过这个村绝对不会有下一个店的感觉。

只要他们任何一个人点说称好,那货物就立马塞到对方手里,不一会,马龙口算了一下,然后说880导乐,打个折凑个整,给800就行,实际上这些货物总加起来估计超不过一百人民币。

也就是当前苏联人生活都比较富足,一家人晕晕乎乎的也没好意思拒绝,利索结了帐,然后马龙拿起一条丝巾,说这是专门赠送给莉安娜的,又拿起一面绘有山水画的杭州竹骨纸伞及一面苏绣团扇,最后拿起一个铁青蛙,说是为了我俩的友谊而送的见面礼。

莉安娜眼睛一下亮起来,说明天一定要给马龙回礼,马龙也邀请他们有时间到家里做客,斯基一家礼貌的答应。

老妈和小姑看着马龙叽里呱啦的一通白活,就卖了800美元,特别意外,这赶上他们正常一天多的售货量了。而且那些东西肯定不值那么多钱,肯定忽悠人了。

老爸从来京做生意以来,也不像以前那么死守规矩了,对老妈和小姑说,赚外国人的钱不丢人。

随后来的人,基本上都能讲英语,毕竟世界通用语言嘛,马龙还是能跟外国人做基本的交流,熟练程度明显比爸妈和小姑的数字英语强多了。毕竟前世大学时过了英语六级呢。

马龙中午到傍晚这一段时间,不停的操着英语跟各国顾客进行着简单的交流,到晚上回家一盘账,美金都收了1200多,其他各种币种按官方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也接近1500,成本不超400,赚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