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战争结束到今天已经有18个月了,当初信誓旦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连个影子也没有找到,至于所谓与本·拉登的联系,连美国政府自己也承认,〃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萨达姆政权和基地组织有关系〃。相反地,在战后的伊拉克,局势动荡,暴乱不断发生,美军的伤亡人数直线上升。美国民众越来越埋怨和不满,对政府的信任率大幅度下降。不少人担心,在伊拉克的行动将使美国像越战那样再次深陷泥潭。在国际社会,美国更是丢尽了颜面。国务卿鲍威尔想起这个就窝火,因为他曾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信誓旦旦宣称〃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
总得有人为事情负责任,谁是罪魁祸首?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国务院、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都站出来,指责中情局在伊拉克战前情报工作有巨大失误,误导了美国国会、总统和人民。〃9·11〃的事情还没了,倒霉的中央情报局又一次成为被指责的焦点。
在各国同行面前〃失信〃的鲍威尔首当其冲,他很不客气地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中央情报局称伊拉克拥有〃移动生物武器试验室〃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在〃有意误导〃。行事神秘的中央情报局向来是媒体感兴趣的焦点,伊拉克问题更不容放过。各大报纸都采用了〃据消息人士透露……〃〃据机密文件……〃〃独家要闻……〃等字样,极力探寻不为人知的真相。
据报道,伊拉克战争前夕,中央情报局官员专程赴科威特多哈兵营,向美军高级指挥官通报最新的情报判断:攻占伊拉克南部领土的美军士兵将会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一位特工建议,美军士兵随身带上几百面美国小国旗,每攻克一片战略要地就向当地百姓分发,让伊拉克人充分表达他们对美国〃解放者〃的感激之情。他还建议跟拍这一场景,制作成宣传节目,在电视上滚动播放,以在阿拉伯世界起到良好的心理宣传作用。 幸而,这一误判被驻伊盟军地面部队司令官否定了,美军士兵被严令禁止在伊领土上随便挥舞美国国旗,否则伊拉克不知道要愤怒成什么样子。〃中情局说美军会在纳西里耶城镇受到欢迎,而实际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那里遇到了整场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抵抗!〃一位参谋人员说。
美国一家知名报纸指责中情局在伊队伍庞大,工作却鲜有收获。报道称,目前中情局向伊拉克紧急调派的密探已经是计划调派人数的四倍,伊拉克已经成为他们在全世界最大的活动地点,但是却无法成功地打入伊抵抗力量,在查明外国恐怖分子的身份方面也鲜有进展。
伊拉克战争,〃替罪羊〃耻辱的继续(2)
对中情局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角色描述最为生动的,无疑是《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沃德伍德的新书《攻占计划》。沃德伍德大名鼎鼎,因揭露水门事件一举成名,与美国政界关系密切,自然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沃德伍德在书中说,中情局在伊拉克行动组的负责人苏尔(化名),在情报汇报中告诉副总统切尼,仅靠中央情报局的秘密行动无法除掉萨达姆,因为萨达姆本人就是靠政变上台的,他是防止政变的行家里手,只有在中情局的支持下,美军正式行动,才有可能把萨达姆赶下台。中情局由此拿到了每年1亿8900万美元的的秘密行动经费预算。有钱好办事,中情局由此和伊拉克的几股部族反对力量建立了联系,并收买了萨达姆特别安全局的一名高级军官。后者把6000名伊特别安全局的人员档案,包括他们的姓名、背景、职务和个人照片全部交给了中情局特工。在华盛顿,特纳特向布什保证,他们搞到的情报绝对完美可靠。
与媒体相比,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对中央情报局的攻击无疑更具有杀伤力。
2004年5月,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向中情局提交了一份长达400页的机密报告。报告详细列举了中情局在伊拉克情报问题上的失误,包括情报搜集不力,分析草率,准确度不高等等,笔下毫不留情,〃简直就是一份诉状〃。
7月,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在另一份报告中指出,中情局在情报工作上,〃特别是在分析谍报技术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在所谓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的描述〃要么错误,要么夸大。报告指责中情局不让分析人员了解重要情报,没有对在伊拉克武器问题上的偏见提出疑问,反而放任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发表虚假声明。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中情局部门文化不良和管理不善有关。
对于外界批评,除了对国会作证,中央情报局一向不会予以公开回应。但是在伊拉克问题上,它表现出异常的低姿态。
2003年7月10日,中央情报局局长特纳特发表声明,为布什总统错误宣称伊拉克同尼日尔间有核原料交易一事负责。
2004年7月,中情局代理局长麦克劳克林在兰利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说,CIA从过去犯下的错误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并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包括,对以后的所有情报工作,CIA都将加入一项〃最坏可能情况的分析〃。
与此同时,为中情局辩解的声音也同时存在。
中情局的高级官员透露,在他们调查伊拉克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萨达姆同〃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之间到底存在何种〃暧昧关系〃的时候,副总统切尼、国防部副部长沃尔夫维茨等高级官员曾多次前来〃过问〃或〃视察〃工作,并直接向有关工作人员提出许多问题。这种非同寻常的〃关怀〃无疑是希望他们能够做出有利于实现政府方针的〃判决〃,简言之,就是为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提供〃有利证据〃。
一批前中情局的分析家就此给布什总统写了封长信,抗议由于外部的政治压力而造成的〃情报惨败〃和〃谣言情报〃。他们对情报界最根本的职业准则受到侵犯感到愤怒,即情报本身不应该受###的影响。不少议员指责当局为了给作战提供理由而篡改和编造情报,并要求对政府操纵情报的嫌疑展开调查。
另一种声音说,五角大楼的某些高层官员故意曲解了中央情报局报告,无视中央情报局关于伊拉克和基地组织关系的论述,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歪曲观点,作出判断。〃造假者〃甚至包括美国国防部负责防务政策的副部长道格拉斯·菲斯。
更有人埋怨说,很久以来,情报失察已成为美国对外政策和军事行动责任的借口,〃中情局〃就是政治责任的垃圾回收站,多次充当替罪羊。客观地说,在伊拉克搞情报极为困难,而且极为危险,多数情报人员都不愿意去那里,不得已去了也很快要求回国。中情局只好将许多刚培训完毕的新手派往伊拉克,其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由于伊拉克安全形势糟糕,特工只能在狭小的安全区内开展工作,甚至连外出和〃线人〃会晤也要受保护,这使得搜集情报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样一来,最倒霉的就是中情局在巴格达分站的站长。自从战争结束之后,这个位子已经三易其主了。第一任急流勇退,主动并且坚决要求离开,前往中东地区的另一个国家工作。第二任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说,越来越多的伊拉克人相信美英联军将在这个海湾国家遭到惨败,引起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极度不满。第三任仅待了两个多月,就黯然离职。现在甚少有人愿意领这份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中情局为此伤透了脑筋。
中央情报局是否是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替罪羊〃?华盛顿一位知名的政界人士说,历史将给中情局和特纳特一个公正的说明。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说明真相。